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18.76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分崩蕩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卞人,字子路,一字季路。孔子弟子,性好勇、事親孝。仕衛,死於孔悝之難。富政治長才,在孔門四科中,列於政事科。求,冉求(西元前522∼?),字子有。春秋時代魯國人。為孔子弟子。性謙退,有才藝,擅長政事。魯哀公三年時成為季氏的家臣,在孔門弟子中名列政事科。亦稱為「冉有」。 (2) 相:輔佐。 (3) 分崩離析:形容國家或集團分裂瓦解。 (4) 干戈:比喻兵事、戰亂。 (5) 季孫:春秋時魯國大夫世家,與孟孫、叔孫並稱「三桓」,掌握魯國實權。 (6) 顓臾:魯國境內一附庸國,故城在今山東省蒙陰縣西北。顓,音ㄓㄨㄢ。 (7) 蕭牆:蕭,肅敬。牆,指屏風。古代君臣相見的禮節,到屏風之處而更加...
拔群出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出類拔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宰我、子貢、有若都是孔子的弟子,在他們眼中,孔子是個偉大的聖人。宰我認為孔子的賢能遠超過堯舜。而子貢則認為沒有任何的人、事可以逃過孔子的細微觀察,孔子從先王所創作的制度中,就知道他們所推行的政事;聽聞先王所制定的禮樂,就可以知道他們所傳承的道德。有若認為孔子之於一般人類,就如麒麟對於一般走獸,鳳凰對於一般飛鳥,泰山對於低矮的小土堆,河海對於路上的流水,雖然都是同類,卻遠遠的超越他們而大有差別。換言之,孔子與一般的人民,雖也是同類,但在才學、德行各方面卻都遠遠的超出其同類,而特立挺拔於同群之中,自有人類以來,再也沒有比孔子更偉大的了。後來「出類拔萃」這...
韋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中宗的皇后。(西元?~710)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中宗被武則天廢,幽禁於房陵二十一年,韋后與中宗同歷艱苦。及中宗復位,韋后參與政事,與武三思勾結,縱容女兒安樂公主賣官鬻爵。後毒死中宗,立殤帝,臨朝聽政,而後為李隆基(玄宗)所弒。
論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議論政事。如:「總統大選的消息,是近日各方論政的焦點。」
王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國家的政事。特指朝聘、會盟、征伐等事。《易經.坤卦.六二.象曰》:「或從王事,無成有終。」《禮記.喪大記》:「既葬,與人立,君言王事,不言國事。」
輔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匡輔政事。《三國演義》第一三回:「吾有敗呂布之大功,輔政四年,多著勛績,天下共和。」
陸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1)(西元198~269)字敬風,三國吳人,陸遜族子。黃武初為永興、諸暨長,皆有治績。拜延武都尉,雖統軍眾,手不釋書。寶鼎元年,遷左丞相。當時政事多謬,凱上疏切諫,義形於色、忠懇內發。(2)北魏代人(今河北蔚縣東),字智君,謹重好學。官奉太子庶子、給事黃門侍郎,以忠厚見稱。諡惠。
生死與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生殺予奪」之典源,提供參考。 #《周禮.春官.內史》1>內史2>掌王之八枋3>之法,以詔4>王治。一曰爵5>,二曰祿6>,三曰廢7>,四曰置8>,五曰殺9>,六曰生10>,七曰予11>,八曰奪12>。執國法及國令之貳,以考政事,以逆會計。掌敘事之法,受訥訪,以詔王聽治。凡命諸侯及孤、卿、大夫,則策命之。凡四方之事書,內史讀之。王制祿,則贊為之。以方出之,賞賜亦如之。內史掌書王命,遂貳之。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荀子.王制》。 (2) 內史:周禮春官之屬,掌爵、祿、廢、置、殺、生、予、奪之法。 (3) 八枋:八柄,即爵、祿、廢、置、殺、生、予、奪。 (4) 詔:音ㄓㄠ...
消防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隸屬於內政部,負責全國消防行政事務,指揮監督全國各地消防機關執行消防及各種災害之急難救助等業務。原併屬於警政署中,民國八十四年三月一日正式成立。
言從計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或牲畜吃。見「解衣推食」〔參考資料〕 《魏書.卷三五.崔浩列傳》史臣曰:「崔浩才藝通博,究覽天人,政事籌策,時莫之二,此其所以自比於子房也。屬太宗為政之秋,值世祖經營之日,言聽計從,寧廓區夏。遇既隆也,勤亦茂哉!謀雖蓋世,威未震主,末途邂逅,遂不自全。豈鳥盡弓藏,民惡其上?將器盈必概,陰害貽禍?何斯人而遭斯酷,悲夫!」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