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七行俱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襄六王列傳.河南王康舒孝瑜》初,孝瑜養於神武宮中,與武成同年相愛。將誅楊愔等,孝瑜預其謀。及武成即位,禮遇特隆。帝在晉陽,手敕之曰:「吾飲汾清二盃,勸汝於鄴酌兩盃。」其親愛如此。孝瑜容貌魁偉,精彩雄毅,謙慎寬厚,兼愛文學,讀書敏速,十行俱下,覆棋不失一道。
黃庭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黃庭堅(1045年-1105年),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九江修水縣)人。曾任吉州太和縣(今江西泰和縣)知縣,元祐初,召為校書郎、主持編寫《神宗實錄》。紹聖初,被新黨指為修史「多誣」,貶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移戎州。徽宗即位後,領太平州事,九天即被罷免。隨後流放至宜州(今廣西宜山)卒。 文學主張他在詩歌上主張創新,其手法多側重在點鐵成金與奪胎換骨等形式,影響後世深遠,形成宋代最大的詩歌主流-江西詩派,並被奉為祖師。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並稱蘇門四學士,詩名尤盛,與蘇軾並稱蘇黃,朱弁《曲洧舊聞》:「...
赴湯投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赴湯蹈火」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鼂錯(西元前200∼前154)為西漢潁川(地約當今河南省中部及南部等地)人,文帝時,奉命記錄和整理已失傳的《尚書》,後屢屢升遷,調任為太子家令。由於他學識豐富,被人稱為「智囊」。太子(景帝)即位後,更升任為御史大夫,常上疏建言,景帝幾乎沒有不接受的。後來他倡議削諸侯封地,讓各諸侯王懷恨在心,當景帝果真採用其議,削奪諸侯王封地時,吳、楚等七個諸侯國便舉兵叛變,要求皇帝誅殺鼂錯,形成西漢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景帝為平息內亂,於是答應諸侯王的要求,犧牲了鼂錯。鼂錯雖然含怨而終,但他所提出的種種建議,對景帝都有極大的影響力。例如他曾對邊塞的守備提出建議,主...
登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皇帝即位。《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自僖宗登極後,關東連年旱乾,田禾不熟,百姓饑餓,流徙四散。」明.陸世廉《西臺記》第二齣:「登極於德祐去國之後,不可謂篡。」也作「登基」。
目下十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襄六王列傳.河南王康舒孝瑜》初,孝瑜養於神武宮中,與武成同年相愛。將誅楊愔等,孝瑜預其謀。及武成即位,禮遇特隆。帝在晉陽,手敕之曰:「吾飲汾清二盃,勸汝於鄴酌兩盃。」其親愛如此。孝瑜容貌魁偉,精彩雄毅,謙慎寬厚,兼愛文學,讀書敏速,十行俱下,覆棋不失一道。
千變萬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列傳.賈誼》。 (2) 周穆王:姓姬名滿,昭王之子,生卒年不詳。年過五十即位,不恤國事,得八駿馬西遊,樂而忘返,國幾為徐偃王所乘。急歸,使楚滅徐。後拒諫而征犬戎,荒服者從此不至。在位五十五年崩,諡曰穆。 (3) 西極:西邊的盡頭,指西方極遠的地方。 (4) 化人:有幻術或道術的人。 (5) 貫:穿透。 (6) 礙:阻礙。 ◎2《列子.湯問》周穆王西巡狩,越崑崙,不至弇山。反還,未及中國,道有獻工人名偃師,穆王薦之,問曰:「若有何能?」偃師曰:「臣唯命所試。然臣已有所造,願王先觀之。」穆王曰:「日以俱來,吾與若俱觀之。」越日偃師謁見王。王薦之,曰:「若與偕來者...
興師見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覺。雲南蒙舍州(今雲南巍山)烏蠻(彝族先民)人。唐代南詔第四世王。開元十六年,父盛邏皮死,嗣為王。他即位之後,靠著唐王朝的扶持,統一六詔,建立了一個以雲南為中心,以彝族、白族先民為主體的南詔王國,並臣屬於唐王朝,成為唐王朝的西南屏障。 (2) 師:軍隊。
陳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68)字仲舉,東漢汝南平輿人。桓帝時,與李膺等反對宦官而被免職。靈帝即位,封高陽侯,後與竇武謀誅宦官曹節、王甫等,事洩被害。為人方峻疾惡,厭惡特權,對漢末士大夫崇尚氣節影響很大。
冷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態度嚴峻、鐵面無私。如:「他審理案件法度嚴明,十足是位冷面法官。」《明史.卷一六一.列傳.周新》:「成祖即位,改監察御史。敢言,多所彈劾。貴戚震懼,目為『冷面寒鐵』。」
風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俗歌謠。《後漢書.卷八二.方術傳上.李郃傳》:「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單行,至各州縣,觀採風謠。」《文選.左思.三都賦序》:「其鳥獸草木則驗之方志,風謠歌舞各附其俗。」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