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8.79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風飛雷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形容,如此「雷動風行」一語又可轉成「雷厲風行」。韓愈曾寫過〈潮州刺史謝上表〉,文中說的:自唐憲宗即位後,努力地扭轉已見衰微的國勢,開創新局;所頒行的政令「雷厲風飛」,指的正是政令執行嚴格迅速。後來「雷厲風行」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人行事嚴格迅速。
蟻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黑色的衣服。因蟻色黑,故稱為「蟻裳」。《書經.顧命》:「卿士邦君,麻冕蟻裳,入即位。」
危於重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危如累卵」之典源,提供參考。 #《韓非子.十過》1>奚謂國小無禮?昔者晉公子重耳出亡,過於曹,曹君袒裼而觀之。釐負羈與叔瞻侍於前。叔瞻謂曹君曰:「臣觀晉公子,非常人也。君遇之無禮,彼若有時反國而起兵,即恐為曹傷,君不如殺之。」曹君弗聽。……重耳即位三年,舉兵而伐曹矣。因令人告曹君曰:「懸叔瞻而出之,我且殺而以為大戮。」又令人告釐負羈曰:「軍旅薄城,吾知子不違也。其表子之閭,寡人將以為令,令軍勿敢犯。」曹人聞之,率其親戚而保釐負羈之閭者,七百餘家,此禮之所用也,故曹2>,小國也,而迫於晉3>、楚4>之閒,其君之危,猶累卵也,而以無禮涖之,此所以絕世也,故曰「國小無禮」。不用諫臣,則絕...
怨囂載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怨聲載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後漢書.卷六三.李杜列傳.李固》載,東漢末年由於外戚和宦官政爭,造成當時朝野動盪不安,東漢的國運也搖搖欲墜。漢和帝死後,出生才百餘天的殤帝即位,不久即夭折,於是鄧太后與其兄弟鄧騭迎立年僅十三歲的安帝,但大權仍掌握在鄧太后手中。鄧太后死後,安帝親政,鄧氏一門立刻遭到貶黜,但安帝又援引其母家耿氏及妻家閻氏掌握大權。安帝死後,閻氏立年幼的北鄉侯為少帝,不久即病死。這時對於外戚干政早已心生不滿的宦官們,便趁機發動政變,殺掉閻氏一門及其同黨,擁立順帝。但順帝即位後,政權並未回到皇帝手中,實權仍由皇后的父親大將軍梁商掌握。梁商見到政局敗壞,民間災異四起,想要...
不學無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劉賀為皇帝。沒想到劉賀放縱無道,霍光只得建議皇太后廢了劉賀,另立武帝的曾孫劉詢為帝,即為漢宣帝。宣帝即位後,霍光的妻子基於私利,想把女兒嫁給宣帝為后,便設計毒死原立的皇后。後來東窗事發,霍光的妻子眼見事情即將敗露,只好將實情告訴丈夫。霍光聽了雖然大為震驚,但還是隱瞞下來。霍光死後,有人將此事密告皇帝,霍光的妻子便意圖謀反,被朝廷派兵圍捕,霍氏族人因此被誅殺殆盡。班固在《漢書》裡評論霍光,說他對漢室的功勞,雖然比古代的賢臣周公、伊尹還要大,但是「不學亡術」,未能精通書中的道理,用不適當的方法處理事情,所以隱瞞妻子的陰謀,並立了女兒為后,終於導致滅門的結局。「不學無術」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原...
同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共同慶賀。《文選.陸機.辯亡論下》:「及其危也,則兆庶與之共患,安與眾同慶,則其危不可得也。」唐.韓愈〈皇帝即位降赦賀觀察使狀〉:「渥恩普霑,遠近同慶。」
鄭和下西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靖難之變,明成祖(註1.)即位後,便派遣鄭和下西洋。鄭和本姓馬,雲南人,成祖時的宦官,屢世皆為回教徒,因深受成祖信任,乃賜姓鄭。成祖為了催促南洋各國進貢,乃打著尋找建文帝(註2.)的名號,派鄭和率領龐大的艦隊從南海赴往印度洋一帶。第一次率大船六十二艘,將士兩萬七千八百多人,1405年(永樂三年)從蘇州劉家港啟程,航海期間共兩年又四個月,停泊處從占城、真臘、暹羅,經爪哇、舊港、蘇門答臘,至錫蘭,在由此到印度西岸的古里。此後二十五年間,他曾六次下西洋,垂對所經過之地,從波斯灣口的忽魯謨斯即於非洲東岸。在這期間,他曾派人...
周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169)沛縣(今江蘇沛縣)人。秦末跟隨劉邦起義,屢立軍功,封絳侯。後平呂氏之亂,迎文帝即位,拜右丞相,卒諡武。
司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國君或地方長官。南朝齊.高帝〈即位告天文〉:「肇自生民,樹以司牧。」南朝梁.江淹〈柳僕射為南兗州詔〉:「司牧之任,宜詳其授。」
賀后罵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故事敘述宋太祖趙匡胤死後,弟趙光義即位,太祖皇后賀氏以夫死因不明,王位繼承不合法制,攜子德芳上殿,痛責光義。光義謝罪,乃賜賀氏上方寶劍,准賀氏可「上打昏君,下打奸臣。」,並加封德芳為八賢王。或稱為《罵殿》、《燭影計》。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