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國立新竹高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經常以聯考考不考作為學校教不教或是學生學不學的標準。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同學們的多元智能受到很大的制,為改善不平衡的教育發展現況,校長認為必須以「全人教育」作為學校辦學的指導方針,強調「學生為主、共同參與及行動省思」的精神,來開展學生的多元智能,期盼能培育出「全人」的下一代。六、培育出具備創造力、民主素養、人本情懷、鄉土與國際意識,以及具有運用科技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及終身學習的能力之理想營工人。七、學校教育應以學生為主體,並以發展潛能及培養完整的能力為目標,以學生們的德性、智能、體力、社群、美育、事業、及情緒等...
完形治療:波爾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斯在他的一本著作中提到:他關切那些機械式的實施完形治療法及助長虛假的人。而在實際的作為上,他卻很少去制這種崇拜。
吟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悲嘆聲。《後漢書.卷一三.隗囂傳》:「前計絕,後策不從,所以吟嘯扼腕,垂涕登車。」
勒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施力強加止。《紅樓夢》第四三回:「一氣跑了七八里路出來,人煙漸漸稀少,寶玉方勒住馬,回頭問茗烟道:『這裡可有賣香的?』」
新舊黨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議」。從此,黨爭逐漸趨於激烈。仁宗去世,無子,由旁支的英宗入繼大統。對英宗父親濮王,究應尊之如皇帝,或只是英宗的父親,為此又有所謂「濮議之辯」。到神宗以後,新舊黨爭日趨劇烈,已非慶曆時據理而爭的黨議,漸淪於意氣之爭,范仲淹以天下為己任的倫理觀逐漸崩解。 經過王安石實施新法主要目的在於富國強兵,王安石自己也有以天下為己任的氣概,無奈反對者太多,無法按其理想實施。反對者當中尤以華北出身的司馬光(註4.)等最為厲害。王安石是江西人,其中難免雜有地域之爭,不過道理之爭還是居於優先。王安石新法有保戶中小農民與商人、壓
元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善良的君主。《國語.晉語七》:「人之有元君,將稟命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箭筒蓋。《詩經.鄭風.大叔于田》:「釋掤忌,鬯弓忌。」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五.毛詩音義上》:「掤,音冰。所以覆矢也。馬云:『櫝丸蓋也。』杜預云:『櫝丸,箭筩也。』」
以身試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以身試法」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七六.趙尹韓張兩王傳.王尊》王尊字子贛,涿郡高陽人也。少孤,歸諸父,使牧羊澤中。尊竊學問,能史書。……後上行幸雍,過虢,尊供張如法而辦。以高弟擢為安定太守。到官,出教告屬縣曰:「令長丞尉奉法守城,為民父母,彊扶弱,宣恩廣澤,甚勞苦矣。太守1>以今日至府,願諸君卿勉力正身2>以率下。故行3>貪鄙,能變更4>者與為治。明慎5>所職6>,毋7>以身試法。」 〔注解〕 (1) 太守:職官名。漢時為一郡之長,統掌政、軍、刑等事務。 (2) 正身:修身。 (3) 故行:舊有的行為。此指過去曾有貪鄙不法的行為。 (4) 更:改換。此指改過遷善。 ...
便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說諂媚的話而受寵信的人。《孟子.梁惠王上》:「為肥甘不足於口與,輕暖不足於體與,為采色不足視於目與,聲音不足聽於耳與,便嬖不足使令於前與,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豈為是哉?」
俠氣干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仗義勇為、扶弱強的氣概。如:「地方父老送他一面刻有『俠氣干雲』的匾額,以表揚他見義勇為、不畏強權的精神。」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