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9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泥牛下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泥牛入海」。見「泥牛入海」條。01.元.無名氏〈梧葉兒.看破無生事〉曲:「看破無生事,參透悄然機,從些兔棲。大則瞞天地,小則入細微,除是自家知,使喚的泥牛下水。」
誇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人炫耀自己得意之處。《後漢書.卷三六.鄭興傳》:「又當揚漢和親,誇示鄰敵,令西域欲歸化者局促疑,懷土之人絕望中國耳。」
不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相合、不相當。《老殘遊記》第八回:「東造甚為難過,繼思裘所以不肯受,必因與行色不符,因在估衣鋪內選了一身羊皮袍子馬褂,專差送來。」《文明小史》第二四回:「金子香字是認得的,看看題目不符,就要請教。」
額手稱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獻公嬖驪姬,殺申生,重耳奔狄;獻公既卒,數傳至懷公圉,秦穆公怨圉,乃求得重耳,發兵納為晉侯。公任用偃、趙衰諸賢,納周襄王,救宋破楚,繼齊桓公為諸侯盟主,成為五霸之一。諡文。 (2) 朝賀:向君王朝拜祝賀。
做東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東道主」之典源,提供參考。 《左傳.僖公三十年》九月甲午,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汜南。佚之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1>、晉2>圍鄭3>,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4>。越國以鄙遠5>,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倍6>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7>鄭以為東道主8>,行李9>之往來,共10>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
桴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戰鼓。古代作戰以桴擊鼓進軍。《後漢書.卷四一.第五倫傳》:「賊聞皆憚之,桴鼓不鳴。」唐.劉禹錫〈和樂天洛下醉吟寄太原令相公兼見懷長句〉:「從容自使邊塵靜,談笑不聞桴鼓聲。」
怪事咄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歎聲,表示難以置信之意。《太平御覽.卷五○.地部一五.可藍山》引《涼州記》:「定據平涼,登此山,有群遶之而鳴,射之,竟不得一,定乃歎曰:『咄咄!此亦怪事也。』」即是敘述赫連定登可藍山時,有好多隻的狸繞著他嚎叫,赫連定拉弓射牠們,卻一隻都射不到,因而驚歎地說:「真是怪事!」。後來「咄咄怪事」演變為成語,用來指令人感到驚訝,不可思議的事情。
心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志氣。唐.韓愈〈送侯參謀赴河中幕〉詩:「爾時心氣壯,百事謂己能。」《聊齋志異.卷五.郭生》:「自以屢拔前茅,心氣頗高,以是益疑望。」
甘如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甬,西至於檇李,南至於姑末,北至於平原,縱橫八百餘里。越王乃使大夫種賫葛布十萬,甘蜜九欓,文笥七枚,皮五雙,晉竹十廋,以復封禮。吳王得之,曰:「以越僻狄之國無珍,今舉其貢貨,而以復禮,此越小心念功,不忘吳之效也。夫越本興國千里,吾雖封之,未盡其國。」子胥聞之,退臥於舍,謂侍者曰:「吾君失其石室之囚,縱於南林之中。今但因虎豹之野,而與荒外之草。於吾之心,其無損也。」吳王得葛布之獻,乃復增越之封,賜羽毛之飾、机杖、諸侯之服。越國大悅。采葛之婦傷越王用心之苦,乃作〈苦之詩〉,曰:「葛不連蔓棻臺臺,我君心苦命更之。嘗膽1>不苦甘如飴2>,令我采葛3>以作絲。女工織兮不敢遲,弱於羅兮輕霏霏,號絺素兮將...
心神恍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神迷惑、不安寧。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一二一.樊令言修北帝道場誅魅驗》:「不接賓友,惡見於人,時多恚怒,心神恍惚。」《紅樓夢》第二五回:「話說紅玉心神恍惚,情思纏綿,忽朦朧睡去。」也作「心緒恍惚」。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