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3.75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飯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頓飯的食量。[例]他的飯量極大,也難怪他壯如牛。
蕃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孳生眾多。《左傳.桓公六年》:「博肥腯,謂民力之普存也,謂其畜之頭大蕃滋也。」也作「蕃息」。
曾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簡介3 評價4 著作 生平曾熙(1861年-1930年),字子緝,晚號農髯,中國清末書法家。 簡介二歲喪父,母親為人縫補,八歲能吟詩賦對,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殿試中進士,主講於石鼓書院。與李瑞清共研書法,世稱「南曾北李」,學《石鼓文》、《華山碑》、《史晨碑》,尤好《瘞鶴銘》、《金剛經》,與吳昌、清道人、黃賓虹並稱為「海上四妖」。 評價神童 著作目前尚無確切資料資料來源:網路
馬拉巴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七枚的小葉,成長橢圓形至倒卵形,光滑而無毛,色亮綠。 花馬拉巴粟的花通常為單生,自葉腋中抽生,其花朵大而美,花瓣呈線形,淡白綠色,花絲細且長。馬拉巴粟之花期則大約落在四月至七八月間。 果實馬拉巴粟結蒴果,呈長橢圓形,先端鈍。而種子為腎形,色白,可食用。 參考書目註1: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92年10月,頁314。註2:吳淑芬(1995),《花的奇妙世界:四季花語錄160則》,臺北市:綠生活國際股份有限公司,頁224-225。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馬拉巴粟英文關鍵字:Pachira mac...
勢可炙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鉉驚恐,密以此事訪於左右,云:「御扆上題此四句。」鉉益畏。 〔注解〕 (1) 魏國公崔鉉:字臺,唐博州人,生卒年不詳。宣宗初,出為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後封魏國公。鉉,音ㄒㄩㄢˋ。 (2) 秉政:掌握政權。 (3) 鄭魯:唐朝時人,生卒年不詳。與崔鉉同時,為崔所重用與親信。 (4) 楊紹復:唐朝時人,生卒年不詳。擢進士第,登宏詞科,卒於中書舍人。與崔鉉同時,為崔所重用與親信。 (5) 段瓌:唐朝時人,生卒年不詳,曾任判官職。與崔鉉同時,為崔所重用與親信。瓌,音ㄍㄨㄟ。 (6) 薛蒙:唐朝時人,生卒年不詳。與崔鉉同時,為崔所重用與親信。 (7) 俊造:有傑出成就者。〔參考資...
楊依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 楊依射,1980年生,台北市人,美國密蘇里威廉伍德研究所企管士,曾從事國際貿易業務工作,現為專職作家。提倡覺醒主義,擅長長篇小說以及新詩,其作品《世界之魂》首部曲《漂流戰記》2007年4月榮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一年內陸續發表政治小說《微物樂園》與極富震撼性的社會寫實小說《戮》。劃時代輕覺醒小說《網球鞋女孩》2009年8月上市,2010年夏季企畫推出《帝國本能》重量級覺醒文學作品。作者將以十年的長篇小說企畫,逐步使覺醒主義新文學帶入人們的視野之中。在其作品《微物樂園》後記裡,作者楊依射說到:「只要在上位者...
引經據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事著述,著有《禮》、《易傳》、《詩傳》、《尚書正經》、《春秋條例》、《漢語》、《新書》等書,而有儒之稱。黨錮解除之後,司空袁逢薦舉荀爽為官,但荀爽未就職。當時社會動亂,禮教崩壞,人們通常不為妻子服喪,或在為父母服喪期間仍到別人家中弔問喪疾,或者私自為死去的長輩加封諡號,這些行為都是違反禮節的。荀爽便引用典籍裡的記載,來糾正時人錯誤的禮教觀念,雖然沒有完全改變當時人的習俗,也收到了很不錯的效果。後來「引經據典」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引用經書典籍等做為說話、作文的依據。
果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南亞地區的特產水果榴槤。因果實大,味道特殊,被嗜食者稱為「果王」。
據經引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事著述,著有《禮》、《易傳》、《詩傳》、《尚書正經》、《春秋條例》、《漢語》、《新書》等書,而有儒之稱。黨錮解除之後,司空袁逢薦舉荀爽為官,但荀爽未就職。當時社會動亂,禮教崩壞,人們通常不為妻子服喪,或在為父母服喪期間仍到別人家中弔問喪疾,或者私自為死去的長輩加封諡號,這些行為都是違反禮節的。荀爽便引用典籍裡的記載,來糾正時人錯誤的禮教觀念,雖然沒有完全改變當時人的習俗,也收到了很不錯的效果。後來「引經據典」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引用經書典籍等做為說話、作文的依據。
無類之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貴賤貧富之分的教育。見「有教無類」條。01.清.陳確〈與黃太沖書〉:「仁兄以德宏才,擴無類之教,喚醒群迷,吾道幸甚!」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