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童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幼無知。後用以比喻愚無知的人。《文選.陸機.演連珠五○首之二八》:「利盡萬物,不能叡童昏之心。」也作「僮昏」。
山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中或鄉下僻靜的別墅。南朝齊.謝朓〈賽敬亭山廟喜雨〉詩:「胡寧千里,解珮拂山莊。」唐.劉禹錫〈送周使君罷渝州歸郢州別墅〉詩:「野戍岸邊留畫舸,綠蘿陰下到山莊。」
平心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力與心思卻很集中,以平和冷靜的心情和脾氣來處理政務,其下百官自然能隨之條理分明地治事。所以,做事時一地埋頭苦幹,事必躬親,不如先做好全盤規畫,集合大家的力量一起完成,也就是像宓子賤「佚四肢,全耳目,平心氣」,如此才是使事情更有效率的方法。後來「平心靜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心情平和,態度冷靜。
授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1)一種佛經的體裁。為十二分教之一。指記載佛回答有關弟子等人死後往生何處的經典。(2)佛對某菩薩預言其未來成佛之事,稱為「授記」。《放光般若經》卷三:「舍利弗問須菩提,言:『諸有住是三者,為已從過去諸佛授記已耶?』」
十家九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十室九空」之典源,提供參考。 《抱朴子.外篇.用刑》秦之初興,官人得才:衛鞅、由余之徒,式法於內;白起、王翦之倫,攻取於外。兼弱攻,取威定霸,吞噬四鄰,咀嚼群雄,拓地攘戎,龍變虎視,實賴明賞必罰,以基帝業。降及杪季,驕於得意,窮奢極泰。加之以威虐,築城萬里,離宮千餘,鍾鼓女樂,不徙而具。驪山之役,太半之賦,閭左之戍,坑儒之酷,北擊獫狁,南征百越,暴兵百萬,動數十年。天下有生離之哀1>,家戶懷怨曠之歎2>。白骨成山,虛祭布野3>。徐福4>出而重號咷5>之讎6>,趙高7>入而屯豺狼之黨。天下欲反,十室九空。其所以亡,豈由嚴刑?此為秦以嚴得之,非以嚴失之也。 〔注解〕 (1) 生離之...
入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隱士多居山林,因稱其出仕為「出山」,歸隱為「入山」。唐.韓愈〈上宰相書〉:「彼惟恐入山之不深,入林之不密,其影響,惟恐聞於人也。」
吉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吉祥的時辰、好時辰。《史記.卷六○.三王世家》:「臣竊不勝犬馬心,死願陛下詔有司,因盛夏吉時定皇子位。」《紅樓夢》第八○回:「正說著,吉時已到,請寶玉出去焚化錢糧散福。」
驚心駭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觸目驚心」。見「觸目驚心」條。01.《宋書.卷五六.孔琳之列傳》:「然人情慎顯而輕,忽遠而驚近,是以盤盂有銘,書弦作佩,況在小人,尤其所惑,或目所不睹,則忽而不戒,日陳于前,則驚心駭矚。」 
時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當時的論調。唐.孟郊〈勸善吟〉:「顧余時調,居止多疏慵。」
弄巧翻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弄巧成拙」之典源,提供參考。 ※《五燈會元.卷三.江西馬祖道一禪師》龐居士問:「不本來人,請師高著眼。」師直下覷1>;士曰:「一等沒絃琴,唯師彈得妙。」師直上覷;士禮拜2>。師歸方丈3>,居士隨後。曰:「適來弄巧成拙。」又問:「如水無筋骨,能勝萬斛舟。此理如何?」師曰:「這裡無水亦無舟,說甚麼筋骨?」 〔注解〕 (1) 覷:音ㄑㄩˋ,瞇著眼注視。 (2) 禮拜:合掌叩頭表示恭敬。此指請教完畢的行禮。 (3) 方丈:僧寺住持所居之室。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