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7.56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開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開啟蒙,使明白事理。如:「他是我的開蒙老師。」也作「啟蒙」。
狂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狂妄昏,胡作非為。《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下》:「後昭帝崩,無子,徵昌邑王賀嗣位,狂亂失道,光廢之。」
百馬伐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驥,千里馬。百馬伐驥指一百匹平凡的馬進攻一隻千里馬。語本《管子.霸言》:「諸侯合則彊,孤則弱。驥之材而百馬伐之,驥必罷矣!」比喻愚的群眾攻擊賢明的人。
闓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樂欣悅。《漢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下》:「首惡鬱沒,闇昭晰,昆蟲闓懌,回首面向。」也作「凱澤」。
一隙不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竅不通」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商朝末年,紂王沉溺酒色,設酒池肉林,不理朝政,殺害許多直言進諫的忠臣,導致國勢危在旦夕。紂王的叔父比干,是當時的賢人,他看到紂王如此荒淫無道,十分痛心,便勸諫他力圖振作,遠離酒色,造福天下百姓。紂王不聽,反而以賢人的心七竅皆通的傳說為藉口,要借比干之心來看看,便將比干處以挖心酷刑。孔子針對這段歷史,很感嘆地說:「紂王的心智如果有一竅可通,比干就不會死了。」由此說明,為政者如果心智昏不明,便是國家滅亡的主要原因。後來「一竅不通」這句成語,就從《呂氏春秋.貴直論.過理》中所載的孔子的這段話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昏不明事理,或對某事完全不懂。
大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道的人,如常在迷夢之中。語出《莊子.齊物論》:「覺而後知其夢也。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後常用以喻虛幻無常的人生。唐.李白〈春日醉起言志〉詩:「處世若大夢,胡為勞其生。」宋.蘇軾〈李憲仲哀詞〉:「大夢行當覺,百年特未滿。」
紅孩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吳承恩小說西遊記中的人物。為牛魔王的兒子,羅剎女所撫養。曾在火燄山修行了三百年,煉成三真火,神通廣大。《西遊記》第四○回:「牛魔王使他來鎮守號山,乳名叫做紅孩兒,號叫做聖嬰大王。」
搜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搜索挑剔。唐.杜牧〈黃州准赦祭百神文〉:「紹功嗣德,搜剔幽。」《紅樓夢》第五六回:「我們這裡搜剔不遺,已經不當,──皆因你奶奶是個明白人,我纔這樣行。」
瞞天席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欺騙天地。比喻著良心,隱瞞事實或以謊言騙人。如:「他瞞天席地,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其實明眼人都看在心裡。」也作「地謾天」。
鑿空指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鹿。當此之時,秦王不能自信其直目,而從邪臣之言。鹿與馬之異形,乃眾人之所知也,然不能別其是非,況於闇4>之事乎?《易》曰:「二人同心,其義斷金。」群黨合意,以傾一君,孰不移哉! 〔注解〕 (1) 秦二世:秦始皇的次子胡亥,生卒年不詳。始皇帝崩,宦者趙高矯詔殺長子扶蘇,立次子胡亥為帝,稱為「二世」。在位三年,後為趙高所殺。 (2) 趙高:?∼西元前207,秦時宦官。始皇崩於沙丘,趙高偽造遺詔,立胡亥為二世,殺李斯,自為丞相,專權用事。旋又弒二世,立子嬰為帝,後為子嬰所誅。 (3) 丞相:指趙高。 (4) 闇:不明白、不清楚。闇,音ㄢˋ。,音ㄇㄟˋ。〔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史記.卷六...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