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319.49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聶華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觀點3 著作4 評價 生平湖北應山人,生在宜昌,父親為桂系軍閥官僚。1949年來台,長期在《自由中國》雜誌當了十一年的文藝欄主編,直到1960年,雜誌被國民黨關閉,遂轉為專事寫作的作。1962年一度接編《現代文學》。1964年到美參加愛荷華大學,由詩人保羅安格爾所主持的「國際作家寫作坊」,後與安格爾結婚,此組織在1967年正式成立。1968年在南京以遠思為筆名,發表小說<變形記>,爾後作品多發表於美國、台灣。 觀點聶華苓很早就嘗試現代主義的文學技巧,如1950年發表的<李環的皮包>...
台灣社會科的課程改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台灣的教育界深受此一世界課程改革趨勢的影響,乃於一九九七年成立「國民中小學課程發展專案小組」目前有許多專家學者、社會人士及教育實務工作者正分工合作推動課程綱要修訂,此一運動又名九年一貫新課程改革。台灣地區的教育改革,最早可追溯到民間對教育改革的推動與努力;第一波教育改革重點為理念的衝擊,四一○教改聯盟是主要的發動者,在理念方面對傳統教育觀念與作法進行挑戰,激發起教改的意識與動力,但四一○教改聯盟較缺乏系統性的規劃;第二波是體制的改革,以行政院教改會為主體,規劃了各種教育方案與制度,目的在為教育建構一個合理的環境,但報告書...
五五憲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二十五年五月五日,國民政府明令公布的中華民國憲法草案。其官方名稱為「中華民國憲法草案」,乃訓政時期國民政府在中國國民黨的指導監督下,經三年討論修正,擬訂的草案。但因抗戰等諸多因素,直至民國三十六年才公布正式憲法,並於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開始施行。
複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據《憲法》主權在民之原則,為國民直接民權行使的方法之一,人民直接對法案重新議決。依《公民投票法》,公民得對法律、重大政策、《憲法》修正案及地方自治法規等進行複決。
緩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受動員召集或臨時召集的常備兵預備役、補充兵預備役及已訓國民兵,因故延緩徵召,稱為「緩召」。
台中縣華盛頓雙語小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校史87.07.08 - 核准創校,創辦人為李園會博士擔任董事長89.08.01 - 八十九學年度正式開學,原名「台中縣常春藤小學」89.08.01 - 第一任校長為莊碧雲女士接篆視事90.02.01 - 八十九學年度第二學期由羅文貴董事長接掌經營90.08.01 - 第二任校長為施月麗女士接篆視事91.08.01 - 九十一學年度正式更名為「台中縣華盛頓國民小學」92.08.01 - 第三任校長羅美櫻接篆視事至今 資料來源華盛頓雙語小學
體育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何謂體育班 教育部依據〈各級學校體育實施辦法〉第十六條之一規定,為執行國民中小學階段發掘具有運動潛能之優秀人才,集中且作有計劃之長期培訓,並於民國95年訂頒「教育部主管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設置要點」,要求各直轄市或縣(市)政府所屬高級中等以下學校依據此要點設置體育班,目的在培養具有運動潛力之青少年有一展長才之機會,並且使國家的競技運動成績能夠媲美於中國及美、日等競技運動強國。
土地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社神。中國祀土地神極為普遍,無論里社、陌路阡頭,皆有土地公廟。以其造福鄉里,施德萬民,故也稱為「福德正神」。
平地山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光復後,因設置山地行政處,而以山地同胞稱呼原住民。當時規定在臺灣光復前原籍在平地行政區內,且戶口調查簿登記其本人或直系血親尊親屬為山胞種族,並申請當地鄉鎮市區公所登記為平地山胞有案者,為「平地山胞」。民國八十三年(1994)國民大會修憲,將臺灣山胞稱為臺灣原住民,原「平地山胞」稱為「平地原住民」。
補償取向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均衡、環境髒亂、位接受適當的醫療照護等等因素的影響,造成這些兒童生理發展遲緩,或是種種不利日後進入國民小學發展與學習的不良後果。美國政府基於濟弱扶傾的社會公義原則,便提出有利於這些兒童的福利政策—啟蒙教育方案(Head Start Prolect),透過計畫性的福利措施,這些兒童能得到適當的營養、醫療補助,進而改善身體健康狀況,並接受國家免費提供的學前間皆促個人、家庭與國家的整體進步。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補償教育、文化不利英文關鍵字: compensatory education、curtureally disadv...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