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3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茹苦含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受盡種種辛苦。宋.蘇軾〈中和勝相院記〉:「以肉飼虎豹鳥烏蚊蚋,無所不至,茹苦含辛。」也作「含辛茹苦」。
魚躍鳶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萬物任其天性而動,各得其所。參見「鳶飛魚躍」條。宋.陸游〈除寶謨閣待制謝表〉:「風行雷動,號令靡隔於幽遐;魚躍鳶飛,人材不遺於疏賤。」明.謝讜《四喜記》第一五齣:「知幾為己,致中和位育可期,早須是三近加功,因此上九經敷治,無聲無臭德淵微,魚躍鳶飛問化機。」
康寧醫護暨管理專科學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及新聞傳播事業的總部所在地,內湖捷運通車後,其腹地能延伸至汐止、南港、松山等區,經由國道再連結新店、中和、永和、新莊、五股、板橋、土城等大台北地區 ,造就未來產學積極合作的契機。本校實習生及畢業生可因應園區所需之專業經營管理技術、外語、貿易實務、新聞編採等能力,提供相關產業的人才供給以及交流管道 ,以配合目前國家政治經濟及產業環境的轉型,透過回饋、結合社區及促進周圍產業間的良性互動,加速培養鐘高級專業人才,提升國家競爭力。 光榮事蹟&競爭優勢本校為全國第一所通過 ISO-9002 國際認證的專科學校。87年行政績...
群龍无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群龍無首」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這是一句出自於《易經》的成語。易卦的道理是藉由陰爻、陽爻的排列組合來表現。陽爻象徵了陽剛,陰爻象徵了陰柔,陰陽二氣如果中和諧調就表示理想,否則就是過或不及。《易經.乾卦》由六個陽爻組成,第一爻初九,表示陽氣潛伏,到最上一爻上九,表示陽氣過盛,過盛則不佳,所以爻辭才會說:「亢龍有悔。」亢,就是最高的。居於最高位,不知收斂,一味強出頭,就會有悔。所以〈乾卦〉又說:「用九,見群龍無首,吉。」也就是指擁有陽氣本佳,但如果過於強勢,物極必反,反而不美。所以最好是位居於群龍中,知所謙虛,不為龍頭,才是吉兆。這是《易經》的人事道理,也是「群龍無首」的原義,後來這句...
國立基隆商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電工科實習工場。1971年教育廳指定本校辦理實驗空中教學,成立本校附設空中補習學校。1991年補校與中和羊毛紡織公司六堵廠合辦員工進修班一班(二屆)。1992年補校原綜合商業科改為商業經營科。1994年增設特殊教育實驗班文書事務科一班。1995年商業經營科調減兩班,增設資料處理科兩班。新建商業實習大樓五層一棟落成。1996年成立綜合高中學制,商業經營科、會計事務科、國際貿易科、資料處理科、電機科、電子科、板金科各調減一班,改增設綜合高中部七班。1998年綜合高中部調減一班,增設體育班一班。1999年綜合高中部再增一班。2...
曾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現超群拔萃的,便撰文與其作比較,細心揣摩。為了增長見識,青年時代的曾鞏多年在外遊歷,足跡遍及祖國的華中和東南部。  宋仁宗嘉佑二年(西元1057)曾鞏中進士後,歷任越閣校勘,集賢校理等職。後來又較長時間擔任地方官,曾任越州通判,先後到齊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滄州等地任職。在此期間,曾鞏為地方上做了許多好事。他任越州通判時,碰上荒年,他諭示屬縣富戶,拿出余糧,以比官價略高的價錢賣給貧民,又由政府出谷五萬石貸給農民作種子。在齊州時,為地方除去不少惡霸。在襄州時,親自調查審問案獄,開釋無辜良民一百餘人。由於曾鞏關心...
腸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大、小腸的腸黏膜及小腸、十二指腸的腺體所分泌的液體。色呈灰白或淺黃,內含激素、消化酶、黏液及具有中和作用的物質,能中和胃部的鹽酸、幫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等。分泌量受食物、迷走神經和激素所控制。
公共領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組織官員)提供的一個場所(matter),但是,另一方面,它也是一種涉及到每一個人,僅僅在人的思想中和他們的意識範圍內才能理解的東西。”(Negt and Kluge,1993)哈貝馬斯(1989)所表達的公共領域的概念從18世紀的英國就已經真正存在。那時倫敦社會中的咖啡店變成了藝術和文學批評的中心,逐漸的伸入到經濟的或者政治的如對事件的批評。在法國的沙龍,如哈貝馬斯所說,“觀點從經濟依賴的束縛中解脫”。任何一件新的作品,或者一本書或者一件音樂作品都必須在這裡得到它的肯定(legitimacy)。它不僅僅是一個自我展現...
李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許。後祖母亡故,李密出任太子洗馬,官至漢中太守。 著作   李密作品已知有《述理論》十篇,內容為論中和仁義儒學道化之事,但已遺失,其作品流傳至今的僅有《陳情表》和《賜錢東堂詔令賦詩》一章。  其《陳情表》一文,安子順將之列為抒情文三大傑作之一,認為「讀李密《陳情表》而不流淚者,其人必不孝」的說法。參考資料:網路資料及維基百科。
中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中和之氣。唐.白居易〈中和節頌〉:「和維大和,中維大中。以暢中氣,以播和風。」唐.皎然〈答鄭方回〉詩:「高秋日月清,中氣天地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