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舟中敵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船的人都成了仇敵。語本《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為敵國也。」比喻親信叛離。唐.陸贄〈論關中事宜狀〉:「是知立國之安危在勢,任事之濟否在人。勢苟安,則異類同心也;勢苟危,則舟中敵國也。」
仇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仇敵、讎敵、冤家
恩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仇敵、仇人
怨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法和睦相處的夫妻。《隋書.卷八四.北狄傳.突厥傳》:「部落之下,盡異純民,千種萬類,仇敵怨偶,泣血拊心,銜悲積恨。」也作「怨耦」。
仇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仇敵相待。明.李東陽〈書宋諸賢墨跡後〉:「呂非純才,仇視諸賢,無足深論。」
死對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可能化解的仇敵。如:「他們是多年的死對頭。」
羞共戴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共戴天」之典源,提供參考。 ◎1《禮記.曲禮上》父之讎1>,弗與共戴天2>;兄弟之讎3>,不反兵4>;交遊之讎5>,不同國。 〔注解〕 (1) 父之讎:殺父的仇敵。讎,音ㄔㄡˊ,通「仇」,仇敵。 (2) 弗與共戴天:不與之共存於世。戴天,指立於天地間。戴,頂著。 (3) 兄弟之讎:殺害兄弟的仇敵。 (4) 不反兵:不用返家取兵器。反,通「返」。 (5) 交遊之讎:殺害朋友的仇敵。 ◎2《禮記.檀弓上》子夏問於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寢苫枕干,不仕,弗與共天下也。遇諸市朝,不反兵而鬥。」
義不同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共戴天」之典源,提供參考。 ◎1《禮記.曲禮上》父之讎1>,弗與共戴天2>;兄弟之讎3>,不反兵4>;交遊之讎5>,不同國。 〔注解〕 (1) 父之讎:殺父的仇敵。讎,音ㄔㄡˊ,通「仇」,仇敵。 (2) 弗與共戴天:不與之共存於世。戴天,指立於天地間。戴,頂著。 (3) 兄弟之讎:殺害兄弟的仇敵。 (4) 不反兵:不用返家取兵器。反,通「返」。 (5) 交遊之讎:殺害朋友的仇敵。 ◎2《禮記.檀弓上》子夏問於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寢苫枕干,不仕,弗與共天下也。遇諸市朝,不反兵而鬥。」
不同日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共戴天」之典源,提供參考。 ◎1《禮記.曲禮上》父之讎1>,弗與共戴天2>;兄弟之讎3>,不反兵4>;交遊之讎5>,不同國。 〔注解〕 (1) 父之讎:殺父的仇敵。讎,音ㄔㄡˊ,通「仇」,仇敵。 (2) 弗與共戴天:不與之共存於世。戴天,指立於天地間。戴,頂著。 (3) 兄弟之讎:殺害兄弟的仇敵。 (4) 不反兵:不用返家取兵器。反,通「返」。 (5) 交遊之讎:殺害朋友的仇敵。 ◎2《禮記.檀弓上》子夏問於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寢苫枕干,不仕,弗與共天下也。遇諸市朝,不反兵而鬥。」
報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行動來打擊仇敵。《三國演義》第二回:「趙弘、韓忠、孫仲,聚眾數萬,望風燒劫,稱與張角報讎。」也作「報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