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悲憤填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悲傷憤怒之情充塞心中。如:「當大家得知敵軍的暴行後,人人悲憤填膺,同仇敵愾。」
報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行動來打擊仇敵。《後漢書.卷五二.崔駰傳》:「初,瑗兄章為州人所殺,瑗手刃報仇,因亡命。」《紅樓夢》第四五回:「竟不是為詩畫來找我,這臉子竟是給平兒來報仇的。」也作「報讎」。
撒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基督教中稱魔鬼為「撒旦」,原指反抗上帝而誘人犯罪的惡魔,他是善的仇敵,是上帝和人類的敵對者。§英satan[例]在基督教裡,撒旦是魔鬼的化身,是黑暗的代表。
認賊作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譏諷不明事理而將仇敵當作親人。比喻甘心投靠敵人。如:「那般貪官汙吏,人面獸心,認賊作父,真是令人不齒。」
養虎貽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不除去仇敵,將給自己留下後患。《幼學瓊林.卷四.釋道鬼神類》:「養虎貽患,謂留禍之在身。」也作「養虎留患」、「養虎遺患」。
同行相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一行業者,因利益相同,故彼此競爭,視同仇敵
林語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時間寫成了七十萬字的長篇小說《京華煙雲》,生動描繪 了從義和團運動到抗戰前後我國人民為保衛祖國而同仇敵愾的英勇鬥爭。該書是全美1939年的暢銷書之一。全面抗戰爆發後,林語堂在美國《紐約時報》、《時代周刊》等刊物,揭露日本侵華罪惡,同時參加各種活動支持祖國的抗戰工作。期間曾兩次回國。對於英美所謂的"中立"政策進行毫不隱諱地指責。林語堂不僅是一位文學家,同時也是一位發明家。1948年,林語堂在紐約成功的發明第一部中文打字機,並且成功研究出簡易的輸入法,也就是後來國人使用中文打字的第一種輸入法。不過這項發明完成,正值中國戰亂...
對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仇敵、仇人。《水滸傳》第八回:「你二位也知林冲和太尉是對頭。今奉著太尉鈞旨,教將這十兩金子送與二位。」《三國演義》第二七回:「河北袁紹,正是丞相對頭,將軍此去必有丞相文憑。」
友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仇敵、仇人、敵人
不共之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共戴天」之典源,提供參考。 ◎1《禮記.曲禮上》父之讎1>,弗與共戴天2>;兄弟之讎3>,不反兵4>;交遊之讎5>,不同國。 〔注解〕 (1) 父之讎:殺父的仇敵。讎,音ㄔㄡˊ,通「仇」,仇敵。 (2) 弗與共戴天:不與之共存於世。戴天,指立於天地間。戴,頂著。 (3) 兄弟之讎:殺害兄弟的仇敵。 (4) 不反兵:不用返家取兵器。反,通「返」。 (5) 交遊之讎:殺害朋友的仇敵。 ◎2《禮記.檀弓上》子夏問於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寢苫枕干,不仕,弗與共天下也。遇諸市朝,不反兵而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