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紛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多而雜亂的樣子。《孟子.滕文公上》:「何為紛紛然,與百工交易。」《清平山堂話本.董永遇仙傳》:「捱著飢寒而走,不想紛紛揚揚下落一天雪來。」
標籤論(labeling_theor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定義經典的標籤論是由貝克(Becker)所提出的,貝克的想法受到萊莫特(E. Lemert)的影響,認為行為並非先天就可以決定好壞,而是由社會所認定何為正常行為和偏差行為。標籤理論是解釋個人偏差行為的一種主張與論點,一種社會對行為、個人或群體賦予肯定或通常為否定特徵的過程的分析,稱之為貼標籤。認為違反社會規範或團體規則的行為,是經由訂定社會規範或團體規定的權威人士,對個人貼上「偏差」的標籤之後所產生的。也就是說偏差行為是社會造成的,並不是這些人天生就是壞胚子,天生就會做壞事,也不是永遠做壞事。此理論是從社會環境因素影響...
坐懷不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小雅.巷伯》漢.毛亨傳1>魯人有男子獨處于室,鄰之釐婦又獨處于室。夜暴風雨至而室壞,婦人趨而託之,男子閉戶而不納。婦人自牖與之言曰:「子何為不納我乎?」男子曰:「吾聞之也,男子不六十不閒居,今子幼吾亦幼,不可以納子。」婦人曰:「子何不若柳下惠2>然?嫗3>不逮門4>之女,國人不稱其亂。」男子曰:「柳下惠固可,吾固不可;吾將以吾不可,學柳下惠之可。」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荀子.大略》。 (2) 柳下惠:即展禽,名獲,字季,又字禽。春秋時魯國人,生卒年不詳。因居於柳下邑,諡惠,故稱為「柳下惠」。為人誠信貞潔,孟子稱其為「聖之和者」。或稱為「柳惠」、「柳下季」。 (3) 嫗...
痀僂承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若橛株枸;吾執臂也,若木之枝;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為蜩翼之知。吾不反不側,不以萬物易蜩之翼,何為而不得!」孔子顧謂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其痀僂丈人之謂乎!」 譯文孔子到楚國去,走出樹林,看見一個駝背老人正用竿子粘蟬,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樣。孔子說:「先生真是巧啊!有門道嗎?」駝背老人說:「我有我的辦法。經過五、六個月的練習,在竿頭累疊起兩個丸子而不會墜落,那麼失手的情況已經很少了;疊起三個丸子而不墜落,那麼失手的情況十次不會超過一次了;疊起五個丸子而不墜落,也就會像在地面上拾取一樣容易。我立定身子,猶如臨近...
無所事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五四.曹相國世家》參始微時,與蕭何善;及為將相,有卻。至何且死,所推賢唯參。參代何為漢相國,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擇郡國吏木詘於文辭,重厚長者,即召除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務聲名者,輒斥去之。日夜飲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賓客見參1>不事事2>,來者皆欲有言。至者,參輒飲以醇酒,閒3>之,欲有所言,復飲之,醉而後去,終莫得開說,以為常。 〔注解〕 (1) 參:曹參(?∼前190),西漢沛縣人。秦末,隨漢高祖劉邦起事,破秦軍,敗項羽,戰績彪炳。漢立,封平陽侯,相齊王,使黃老之治,人俱稱賢。蕭何卒,參代為相國,依何之規,無所更變,三年而卒。謚懿侯。 (2) 事事:做事。 (3...
一知半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張栻〈寄周子充尚書〉(據《張南軒先生文集.卷一.書》引)1>蓋致知力行,此兩者工夫互相發也。尋常與朋友講論,愚意欲其據所知者而行之。行而思之,庶幾所踐之實,而思慮之開明,不然。貪高慕遠,莫能有之,果何為哉?然有所謂知之至者,則其行自不能已,然須致知力行工夫既到,而後及此,如顏子是也。彼所謂欲罷不能者,知之至而自不能以已也。若學者以想象臆度2>,或一知半解為知道,而日知之則無不能行,是妄而已。曾皙詠歸之語,亦可謂見道體矣。而孟子猶以其行不掩為狂,而況下此者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辯》。 (2) 臆度:音|ˋ ㄉㄨㄛˋ ,主觀的揣測。〔參考資料〕 宋.嚴...
牛衣對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明.袁宏道〈述內〉詩:「玉白水清欲何為,不記牛衣對泣時?」
同流合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曰:「何如斯可謂之鄉原矣?」曰:「何以是嘐嘐也?言不顧行,行不顧言,則曰:『古之人,古之人。』行何為踽踽涼涼?生斯世也,為斯世也,善斯可矣。閹然媚於世也者,是鄉原也。」萬子曰:「一鄉皆稱原人焉,無所往而不為原人,孔子以為德之賊,何哉?」曰:「非之無舉1>也,刺2>之無刺也。同乎流俗3>,合乎汙世,居4>之似忠信,行之似廉絜,眾皆悅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入堯舜5>之道,故曰『德之賊』也。孔子曰:『惡似而非者。惡莠,恐其亂苗也;惡佞,恐其亂義也;惡利口,恐其亂信也;惡鄭聲,恐其亂樂也;惡紫,恐其亂朱也;惡鄉原,恐其亂德也。』君子反經而已矣。經正,則庶民興;庶民興,斯無邪慝矣。」 〔注解〕 (...
首鼠兩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躊躇不決,瞻前顧後的樣子。《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傳》:「武安已罷朝,出止車門,召韓御史大夫載,怒曰:『與長孺共一老禿翁,何為首鼠兩端?』」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八.姑妄聽之四》:「詭託於蹠犬之吠堯,是首鼠兩端,進退無據,實狡黠反覆之尤。」也作「首施兩端」、「首尾兩端」。
隨心所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欲」條。 01.《後漢書.卷四九.王充王符仲長統列傳.仲長統》:「六合之內,恣心所欲。人事可遺,何為局促?」 02.《梁書.卷五四.諸夷列傳.海南諸國》:「其宮殿皆雕文鏤刻,街曲市里,屋舍樓觀,鐘鼓音樂,服飾香華,水陸通流,百賈交會,奇玩珍瑋,恣心所欲。」 參考詞語︰縱心所欲注音︰ㄗㄨㄥˋ ㄒ|ㄣ ㄙㄨㄛˇ ㄩˋ漢語拼音︰zòng xīn suǒ yù釋義︰猶「隨心所欲」。見「隨心所欲」條。 01.元.王惲〈與左山商公論書序〉:「如楊少師維摩等帖,天真爛熳,上法二王,下與魯公爭衡,至縱心所欲,皆寓正筆而不踰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