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95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道家稱天、地、水為「三元」。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五六.元氣論》:「夫混沌分後,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萬物。」也稱為「三官」。
養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道家的一種修煉方法。指培養先天的元氣。《新五代史.卷六三.十國世家.前蜀》:「衍既立,宗壽為太子太保奉朝請,以鍊丹養氣自娛。」宋.蘇軾《東坡志林》卷一二:「學道養氣者,至足之餘,能以氣與人。」
上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向神明、官府、上級陳述。漢.班固〈東都賦〉:「故下人號而上訴,上帝懷而降監,乃致命乎聖皇。」唐.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元氣淋漓障猶溼,真宰上訴天應泣。」
混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天地初開闢的遠古時期。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二.混元》:「混元者,記事於混沌之前,元氣之始也。」
太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地元氣之始。《列子.天瑞》:「太初者,氣之始也。」三國魏.曹植〈魏德論〉:「在昔太初,玄黃混并,渾沌濛鴻,兆朕未形。」
漏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身體元氣虛耗不止。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業身軀看看害得漏斗,氣絲絲夢斷魂游。」
鴻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的元氣。《莊子.在宥》:「雲將東遊,過扶搖之枝,而適遭鴻蒙。」唐.柳宗元〈愚溪詩序〉:「以愚辭歌愚溪,則茫然而不違,昏然而同歸,超鴻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也作「鴻濛」。
灝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博浩大的樣子。漢.揚雄《法言.寡見》:「灝灝之海濟,樓航之力也。」唐.李夷亮〈魚在藻賦〉:「乘灝灝之元氣,得生生之至理。」
就毒攻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以毒攻毒」。見「以毒攻毒」條。01.清.徐世溥〈答黃商侯論保舉書〉:「兵事之始發難也,直猶惡瘡發于臂膊而已,當事者不知就毒攻毒,內固元氣,外施鍼石,而遽騷動天下,以奉一隅,師未出而氣先奪。」
通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博學多聞,言行可資效法的讀書人。《後漢書.卷三六.賈逵傳》:「逵所著經傳義詁及論難百餘萬言,……學者宗之,後世稱為通儒。」《儒林外史》第八回:「俗語說得好:『與其出一個斲削元氣的進士,不如出一個培養陰隲的通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