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賢良方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制郡國舉士的科目之一。選拔文墨才學之士,魏、晉、唐、宋皆沿之。《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話說自漢以前,人才只是舉薦征辟,故有賢良方正茂才異等之名。」《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到漢朝用賢良方正開科,所以公孫弘、董仲舒舉賢良方正,這便是漢人的舉業。」
白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時未做官的人穿著白色的衣服,後用來稱無功名的人或平民。《史記.卷一二一.儒林列傳.公孫弘.太史公曰》:「公孫弘以春秋白衣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也作「白民」、「白丁」、「白身」。
嘉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奇特美好的穀物。《漢書.卷五八.公孫弘傳》:「甘露降,風雨時,嘉禾興。」《三國演義》第八○回:「自魏王即位以來,麒麟降生,鳳凰來儀,黃龍出現,嘉禾蔚生,甘露下降。」
獄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管理牢獄的官吏。《史記.卷一一二.平津侯傳》:「丞相公孫弘者,齊菑川國薛縣人也,字季。少時為薛獄吏,有辠,免。」《儒林外史》第一一回:「那時懊惱不如竟到沭陽,也免得與獄吏為伍。」
纂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承襲修治。《國語.晉語九》:「亦能纂修其身以受先業,無謗於國。」《漢書.卷五八.公孫弘等傳.贊曰》:「孝宣承統,纂修洪業。」
放浪無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放蕩不羈」之典源,提供參考。 1、「放蕩」:《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武帝既招英俊,程其器能,用之如不及。時方外事胡越,內興制度,國家多事,自公孫弘以下至司馬遷皆奉使方外,或為郡國守相至公卿,而朔嘗至太中大夫,後常為郎,與枚皋、郭舍人俱在左右、詼啁而已。久之,朔1>上書陳農戰彊國之計,因自訟2>獨不得大官,欲求試用。其言專商鞅3>、韓非4>之語也,指意放蕩,頗復詼諧5>,辭數萬言,終不見用。 〔注解〕 (1) 朔:東方朔(西元前154∼前93),西漢平原人,字曼倩。武帝時,入長安自薦,待詔金馬門。後為常侍郎、太中大夫。滑稽有急智,善觀察顏色,直言極諫。曾以辭賦戒武帝奢侈,又陳農戰...
布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布為被,表示儉樸。《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下》:「公孫弘以宰相,布被,食不重味,為下先,然而無益於俗,稍務於功利矣。」
沽名邀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再和他往來了!」但是劉偉沒有聽從,後來魏諷果然謀反,劉偉也牽連被殺。 「釣譽」則見於《漢書.卷五八.公孫弘卜式兒寬傳.公孫弘》。公孫弘是漢初的丞相,輔佐君王,奉行儉約,輕視財富,重視仁義,功勞甚大,因此在平帝時王元后的詔書中,曾經讚許公孫弘行事儉約,生活花費少於常規,以身作則,使民風淳樸,與那些穿著奇特服裝來謀取聲望的人完全不同。這兩個典源一用「沽名」,一用「釣虛譽」,後來被合用成「沽名釣譽」,用來指故意做作,用手段謀取名聲和讚譽。
靡然鄉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鄉,為向的假借。靡然,一面倒。靡然鄉風指紛紛學習、追隨而成一種風氣。《漢書.卷八八.儒林傳.序》:「及竇太后崩,武安君田蚡為丞相,黜黃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學儒者以百數,而公孫弘以治春秋為丞相封侯,天下學士,靡然鄉風矣。」也作「靡然向風」、「靡然從風」。
沽名干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再和他往來了!」但是劉偉沒有聽從,後來魏諷果然謀反,劉偉也牽連被殺。 「釣譽」則見於《漢書.卷五八.公孫弘卜式兒寬傳.公孫弘》。公孫弘是漢初的丞相,輔佐君王,奉行儉約,輕視財富,重視仁義,功勞甚大,因此在平帝時王元后的詔書中,曾經讚許公孫弘行事儉約,生活花費少於常規,以身作則,使民風淳樸,與那些穿著奇特服裝來謀取聲望的人完全不同。這兩個典源一用「沽名」,一用「釣虛譽」,後來被合用成「沽名釣譽」,用來指故意做作,用手段謀取名聲和讚譽。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