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20.05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放浪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放蕩不羈」之典源,提供參考。 1、「放蕩」:《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武帝既招英俊,程其器能,用之如不及。時方外事胡越,內興制度,國家多事,自公孫弘以下至司馬遷皆奉使方外,或為郡國守相至公卿,而朔嘗至太中大夫,後常為郎,與枚皋、郭舍人俱在左右、詼啁而已。久之,朔1>上書陳農戰彊國之計,因自訟2>獨不得大官,欲求試用。其言專商鞅3>、韓非4>之語也,指意放蕩,頗復詼諧5>,辭數萬言,終不見用。 〔注解〕 (1) 朔:東方朔(西元前154∼前93),西漢平原人,字曼倩。武帝時,入長安自薦,待詔金馬門。後為常侍郎、太中大夫。滑稽有急智,善觀察顏色,直言極諫。曾以辭賦戒武帝奢侈,又陳農戰...
徒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平民百姓。《漢書.卷五八.公孫弘傳》:「弘自見為舉首,起徒步,數年至宰相封侯。」
守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保持已成的事業,不使失墜。《漢書.卷五八.公孫弘傳》:「古者賞有功,褒有德,守成〔上〕文,遭遇右武,未有易此者也。」《儒林外史》第二二回:「讀書好,耕田好,學好便好;創業難,守成難,知難不難。」
食不重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飲食不用兩種肉味。形容生活儉樸。《史記.卷一一二.平津侯傳》:「弘為人恢奇多聞,常稱以為人主病不廣大,人臣病不儉節。弘為布被,食不重肉。」《漢書.卷五八.公孫弘傳》:「晏嬰相景公,食不重肉,妾不衣絲,齊國亦治。」也作「食不異肉」。
東方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責和氏璧》及《皇太子生禖》、《屏風》、《殿上柏柱》、《平樂觀》、《賦獵》,八言、七言上下,《從公孫弘借車》。凡劉向所錄朔書具是矣,世所傳他事皆非也。
方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指京畿之外或邊遠異域。《詩經.商頌.長發》:「方外大國是疆,幅隕既長。」《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時方外事胡越,內興制度,國家多事,自公孫弘以下至司馬遷皆奉使方外。」
積薪居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做大官。但他直言不諱的個性仍然不改,加上性情急躁,很容易得罪人,因此一直無法高升。反觀其他大臣,像公孫弘、張湯等人,原本是位在汲黯之下的小官,但因懂得討皇帝的歡心,仕途平步青雲,一路做到了丞相、御史大夫,官位超越了他。汲黯因此心理很不平衡,見到武帝就說:「皇上您用人有如堆柴薪,後來的反而在上面。」抱怨武帝用人沒有先後次序。後來「後來居上」被用來形容後來的人或事物超越原領先者。
文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職官名。漢時州郡及王國都設置。《史記.卷一二一.儒林傳.公孫弘傳》:「能通一蓺以上,補文學掌故缺。」
釣譽沽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再和他往來了!」但是劉偉沒有聽從,後來魏諷果然謀反,劉偉也牽連被殺。 「釣譽」則見於《漢書.卷五八.公孫弘卜式兒寬傳.公孫弘》。公孫弘是漢初的丞相,輔佐君王,奉行儉約,輕視財富,重視仁義,功勞甚大,因此在平帝時王元后的詔書中,曾經讚許公孫弘行事儉約,生活花費少於常規,以身作則,使民風淳樸,與那些穿著奇特服裝來謀取聲望的人完全不同。這兩個典源一用「沽名」,一用「釣虛譽」,後來被合用成「沽名釣譽」,用來指故意做作,用手段謀取名聲和讚譽。
學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掌管教化的官職或官學教師。如漢代始設置的五經博士、博士祭酒;西晉始設置的國子祭酒、博士、助教;宋以後設置的提學、學政、教授、學正、教諭等。《史記.卷一二一.儒林列傳.公孫弘》:「公孫弘為學官,悼道之鬱滯。」唐.張籍〈書懷寄元郎中〉詩:「重作學官閒盡日,一離江塢病多年。」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