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7.54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討論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討論技巧,成功的討論,有賴於主持人和參與者雙方,具備基本的溝通技巧和態度。7.個別差異,教師在分組前,宜對學生的個別差異有所分析。8.為討論做充分準備,討論教學就像其他類型的教學依樣,需要很多的準備工作。(方郁琳,1997b;林寶山,1996。) 優點與限制(註1) 優點1.培養發表能力2.培養思考能力3.培養議事能力 限制1.教室常規不易維持2.耗時費力影響進度3.忽略個別差異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討論教學法 參考資料註1.王財印、吳百祿、周新富著(2009,二版)。教學原理(頁233~250)。臺北市:心理。相關...
開放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課程統整畫2. 教材生活化3. 教學活動畫4. 評量多樣化 教學活動進行方式1. 團體活動2. 分組活動3. 學習區活動 我國學者的看法盧美貴(1996)將「開放教育」與「傳統教育」作比較,認為兩者有量大差異,即理論不同、教師角色不同、教材不同、教學方法不同、環境不同、評量方式不同。註2鄧運林(1994)指出「開放教育」應具有反對知識膨脹的教學、反對威權式的教育、反對溫室的教育三項特性,並主張學校教育之內涵應朝向多元化的開放方式經營,包括學習時間的開放、學習空間的開放、學習對象的開放、學習資源的開放、學習內容的開放以...
常態編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自實施九年國民教育之後。對於國中編班方式的規定雖然迭有修正,但以「一年級實施常態編班,二、三年級得分組教學」為主軸。歷任教育部長雖然宣示常態編班的重要性,惟為方便教師教學,以提高升學率,多數學校仍採用階梯式能力編班方式,依據學生的能力將所有班級區分前、中、後三大段。1997年,當時教育部長吳京鑑,於後段班學生有自我放棄學習的傾向,因此提出貫徹常態編班的政策,要求各校嚴格執行。常態編班的優點在於:體現每一位學生平等受教權的教育理想;有助於學生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學生可以更容易學習到尊重、包容與合作的態度和行為...
增強論(reinforcement_theor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的應用,要考慮強化的模式,並採用一整套的強化體制。強化模式主要由“前因”、“行為”和“後果”三個部分組成。前因是指在行為產生之前確定一個具有刺激作用的客觀目標,並指明哪些行為將得到強化,如企業規定車間安全生產中每月的安全操作無事故定額。行為是指為了達到目標的工作行為。後果是指當行為達到了目標時,則給予肯定和獎勵;當行為未達到目標時,則不給予肯定和獎勵,甚至給予否定或懲罰,以求控制職工的安全行為。 增強類型強化包括正強化、負強化和自然消退三種類型:第一種:正強化,又稱積極強化。當人們採取某種行為時,能從他人那裡得到某種令...
道德兩難問題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投影片、powerpoint方式);3.學生察覺兩難問題性質;4.學生寫下暫時性的理由;5.學生進行分組討論;6.各組提出分組報告並書寫理由;7.全班一齊討論,個人可改變當初所做的決定及理由;8.教師針對學生討論提出歸納,並提醒學生留意周遭道德事件。這種教學方法揚棄了過去單向灌輸,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對於學生道德認知發展有幫助,一般在「生活教育」或「道德教育」相關課程可善加利用。惟在實施道德兩難問題教學法,可能遇到題材選擇不易,學生討論不夠熱烈等困境...
批判思考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估的習慣。 有助提升批判思考能力的教師教學行為教師的發問討論、多項溝通和鼓勵學生發問合作學習:採異質分組教師的反應:回饋教師的候答時間:候答時間太短常不利學生的思考,若教師的候答時間較長(如三到五秒,或更長),學生比較會用心思考,所表達的概念也較完整。教室內的座位安排:盡量讓學生能面對面看到對方。教師的教學和行為的示範:教師本身教學表達清楚、教學程序有計畫且系統分明。 過程與內涵以解決問題為開端,已有關信念與行動的決定作結束。作推論前,個人先詢求一個探討或推廣的基礎,這個基礎包括由他人觀察而得的訊息;個人先前所下的可接受...
個別差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加以記錄,分析每個學生他們的優點和缺點;接著,依據學生的長處和短處,設計彈性、多樣教學內容,如實施分組教學、彈性的作業指定方式、不同的學業表現方式以及實施個別指導,讓學生能夠發揮自己的專長,補救自己的缺失,促進潛能發揮。在學校行政措施方面,除可實施年級能力分組教學之外,也可以安排補救教學時段,由具有診斷與補救專長的人員,實施有效的補救教學。在班級教學以及學校行政相互配合之下,學生的潛能才能充分發揮,達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想。 中英文關鍵字中文關...
總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由多行譜表組成的多聲部音樂的樂譜。如歌劇總譜、交響樂總譜等,多供指揮或研究之用。其中各種樂器和人聲的聲部,均按一定次序分組、分行排列。一般由上而下依次為木管樂器組、銅管樂器組、打擊樂器組、聲樂組、弦樂器組等。
小組協力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有更多時間去指導個別學生或同質之學習團體。目錄1 壹、準備教材1.1 一、準備教材1.2 二、進行分組1.3 三、安置測驗2 貳、教學實施2.1 一、分組學習2.2 二、學習評鑑和學習表揚2.3 三、單元測驗2.4 四、全班性之單元教學3 參考書目 壹、準備教材 一、準備教材教師在教學前先準備教學單元,每個單元主要包含說明頁、技巧練習頁(約6-8個練習題)以及形成性測驗:1.說明頁:概觀教師要呈現之內容,解釋要精熟之技巧和解題步驟。2.技巧練習頁...
試題分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命題的技巧。(註1) 步驟1. 根據總分高低依序排列試卷。2. 從最高分部分向下取總人數的27%為高分組,在從低分部分向上取27%為低分組。3. 分別計算高分組與低分組在每一個試題的答對人數與百分比。4. 根據公式計算每題的難度指數。5. 根據公式計算每題的鑑別指數。6. 檢查每一題所列選項的回答人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