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13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職業興趣組合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做基礎,做為生涯選擇的參考。由學生針對每個職業敘述的偏好與否做反應,輔導教師則根據學生的反應一一歸類分組,可初步分為「喜歡」、「不喜歡」、「不知道」三種類別,「喜歡」是指「將來有可能選擇的職業,有吸引著你的地方。」「不喜歡」是指「將來不太能選擇的職業,它沒有什麼吸引著你的地方」。「不知道」是指「對這些職業沒有特別的感覺,也不清楚自己喜不喜歡,無法做判斷」。輔導老師再邀請學生依造自己的方式,更進一步將類似的職業做分組。經由師生交互討論的歷程,幫助學生...
社會化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議程。(2)討論開始。(3)主席報告。(4)進行討論。(5)主席結論。(6)講評。(7)散會。2.分組活動式(1)決定小組討論之問題。(2)指導分組。(3)分配工作。(4)進行討論。(5)綜合報告。(6)評鑑。3.全(合)班、分組混合活動式:(1)準備活動。(2)全班活動。(3)分組討論。(4)綜合報...
個別化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者為每個學生必須完成的目標:後者則依據學生個別差異的鑑定情形,由師生共同選定。配合學習目標,編選分組教材:為達成選擇性目標,區分成三類:創造性教材(creative teaching material),簡稱C教材,提供資質較優者學習。實用性教材(practical teaching material),簡稱P教材,提供不升學或抽象思考能力較差者學習。傳統性教材(traditional teaching material),簡稱T教材,提供升學準備學生學習。多途或任選學習過程差別進度與速度隨時診斷紀錄迂迴前進,補救教...
情境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主的填鴨式、灌泥漿的教學(Dewey,1956)。情境教學的目標,分述如下:促進良性競爭:經由學生分組負責的規劃設計,各組學生在參與時都會追求最佳表現來與其他同學分享,亦即將竭盡所能的全力施展參與,各組學生在不斷求新求變的良性刺激下,將能形成刺激學生整理學習成長的最佳動力。增進學習領域:一個良好規劃的教學佈置過程,除了可以提供學生一個溫馨且極有助益的學習環境之外,還可以提供並且增廣學生在課本等制式教材外,更寬廣的學習範疇,集合全班的資料彙集與統整,獨特的蒐集、多元的呈現,更可以營造出一塊學習空間無限寬懬的學習環境。 關...
管弦樂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orchestra中譯名。字義源於古希臘劇場中合唱團所在的位置名稱,後延伸為樂器合奏團,通常用於18世紀後的樂團,涵蓋弦樂器、木管樂器、銅管樂器、擊樂器等,以演奏管弦樂曲為主。一般樂團約介於40-70人間,50人以下的亦稱chamber orchestra(室內管弦樂團);一些大型的管弦樂團也被稱為交響樂團(symphonic orchestra)或愛樂樂團(philharmonic orchestra),兩者稱謂之間並沒有實質上的區別。
因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例而言,利用小正方形來組成長方形,而當小正方形數固定時,長方形的排列方式有幾種可能性,此時學生可利用分組討論的方式,探討出長與寬的組合可能。同時,可請學生將畫出的可能性,利用算式的方式逐一寫下,例如8塊正方形時,其可能為1X8、2X4、4X2、8X1,因此在此階段中,學生找出有1、2、4、8四個因數,但值得注意的是,老師應提醒其中1X8與8X1實質上為同樣的組合方式,依此類推2X4與4X2亦同,說明完這點後,學生更可理解8的音數為四個而並非重複計算的八個。(註1) 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利用上述相同的原理,首先可提供兩個數字...
教材教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教學方法2 教學材料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教學方法1.講述法:或稱演講法,多用於知識之傳授,為各級學校最通用之方法,各有優缺點。2.問答法:包含複講法,通常由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令學生作答,以觀察學生瞭解之情形。3.討論法:可全班討論或分組討論,主要目的在發揮學生間相互影響,增加學生興趣,並培養學生思考與發言能力,為多向溝通之教學法。4.觀察法:除閱讀外所有利用視覺以吸收知識之活動,特指對於實物、圖表、標本、模型、儀器等之觀察。不僅能加深印象,也能引起興趣、促進了解。5.調查法:為蒐集資料之一種方式,指學生在教師...
融合教育的特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善規劃「如何被教育」,以達到學業與社會性的融合。4. 學校與教師應重新考量學校的架構、教育模式、學生分組和提供的支持,以回應所有學生的個別需求。綜合上述解釋,可了解融合教育強調普通兒童與特殊兒童的「同中求異」「異中求同」,可歸納融合教育具有下列特色:1. 平等教育權:不論兒童具有何種特質,均應被尊重,且享有平等的受教權。2. 社區化安置:於居住的社區學校就讀。3. 沒有年齡距離:與班級同儕的年齡相同,即使有差異也相差不大。4. 就學時間的安全參與:最理想的狀況是全時間均於融合班級學習,達到不隔離與不抽哩,所有學生均實際融...
國立仁愛高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費提供升學輔導,協助順利升學。利用第八節、晚自習等時間,聘請教師免費提供升學輔導。英文與數學採用能力分組教學,提昇教學效果。提供工讀機會、假日免費留宿,照顧弱勢族群學生。積極爭取補助經費,設立工讀獎助金及補助遠道學生假日餐費,照顧亟需關懷學子。本地區觀光客多,商家林立,適時提供學子工讀資訊,協助完成學業。維持發揚傳統原住民文化,建立高山文化特色。設立原住民傳統舞蹈社及傳統編織、原住民風味餐等社團及課程,維護發揚原住民傳統文化。擁有南投縣自然史教育館文物400多件,每年舉辦原住民文化相關。 教育目標培養精緻農業及觀光休閒事...
高中學年學分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少、學得慢,以更多時間學習,強化學習效果。且學年學分制能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促進高中課程以選修替代分組的精神得以實現。並能鼓勵學生努力向學,促進身心健全發展。其辦法是學生除了修習指定必修科目和學分外,還可以自由選修自己需要的科目和學分,修習及格達到規定學分即可畢業,同時也規定學生修業年限,稱為學年學分制。修業年限以三年為原則,成績優異學生得縮短其修業年限,以一年為限,重讀或延修以一年為限,總修業年限為二至五年。學生每學期至少應修二十二學分,最多不得超過三十四學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