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越過。如:「超越巔峰」。《孟子.梁惠王上》:「挾太山以超北海。」
|
搖旗吶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喬吉《兩世姻緣.第三折》(據《元曲選》引)論文呵,有周公禮法;論武呵,代天子征伐。不學雲間翔鳳,恰似井底鳴蛙。你這般搖旗吶喊,簸土揚沙1>,磨磨2>,叫叫喳喳;你這般耀武揚威待怎麼?將北海尊罍做了兩事家。你賣弄你那搊扎,你若是指一指該萬剮。 〔注解〕
(1) 簸土揚沙:指虛張聲勢。簸,音ㄅㄛˇ,搖動。
(2) 磨磨:胡亂糾纏。,音ㄒㄩㄝˊ。
|
無邊無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邊際。形容非常廣闊。《群音類選.官腔類.卷一○.牧羊記.北海牧羝》:「只見浪滔滔無邊無際。」《精忠岳傳》第六六回:「白茫茫一帶無邊無際,原來是太湖邊上。」
|
危在旦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危險在短時間內即將來臨。《三國志.卷四九.吳書.太史慈傳》:「今管亥暴亂,北海被圍,孤窮無援,危在旦夕。」《三國演義》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與閹官共飲耶!」
|
千軍萬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千軍萬馬」原作「千兵萬馬」。陳慶之是南朝梁的大將軍,數與北魏軍交戰,都獲得大勝,戰功彪炳。武帝大通初年,北魏國內情勢紊亂,北海王元顥來降,請求梁朝立他為魏主。梁武帝接納他,並派陳慶之護送元顥回到北魏。元顥到了渙水即位稱帝,並封陳慶之為鎮北將軍,征伐北魏的其他勢力,元顥順利成為北魏皇帝入都洛陽。陳慶之繼續掃蕩餘兵,節節勝利,名震一時。由於陳慶之的軍隊都穿著白袍,所向披靡,所以洛陽有首童謠傳唱著:「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意思是大將軍們不要自我煩擾,只要看見穿著白袍的軍隊,即使自己兵馬再多也避開為妙。後來「千軍萬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出現「千軍萬馬」的書證如《京本通俗小說.西山...
|
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遙遠。唐.王勃〈滕王閣序〉:「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明.王謙〈戲題扇上蹇驢作一小畫〉詩:「負重那堪道路賒,行行未得到村家。」
|
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廁所。《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傳.李膺傳》:「時宛陵大姓羊元群罷北海郡,臧罪,郡舍溷軒有奇巧,乃載之以歸。」《聊齋志異.卷一.靈官》:「靈官追逐甚急。至黃河上,瀕將及矣,大窘無計,竄伏溷中。」
|
扶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自下盤旋而上的暴風。唐.王勃〈滕王閣序〉:「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
坎井之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許多天馬行空,富於想像力的寓言,生動貼切的表達了他的中心思想。在〈秋水〉中,莊子生動地描述了河伯和北海的對話。秋天的時候,黃河河水高漲,河面寬廣到甚至無法從這岸分辨對岸的牛馬。河伯對此沾沾自喜,以為天下沒有比黃河更壯觀的景象了。但當河伯順流東下,來到了北海,看到了一片沒有邊際的汪洋,比起自己居住的黃河不知大上了多少倍時,就對自己之前的無知和自傲感到慚愧不已。北海便對河伯說道:「沒有辦法跟住在井底的青蛙談論海洋之大,這是因為受到所住環境的限制;無法跟夏天的蟲子談論冬天的冰霜,這是因為受到生存時間的限制;而無法跟鄙陋之人談論真理之道,也是因為受限於他們的教育背景。人受到現實環境的限制是何等大啊!...
|
自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本身。《三國演義》第一一回:「然後命糜竺齎書赴北海,自己率眾守城,以備攻擊。」《紅樓夢》第五七回:「黛玉不時遣雪雁來探消息,這邊事務盡知,自己心中暗歎。」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