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喪失、損失。《左傳.昭公三年》:「又弱一個焉,姜其危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滅亡、喪失。如:「淪亡」、「淪喪」。唐.白居易〈贈樊著作〉詩:「每惜若人輩,身死名亦淪。」
氣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喪失鬥志,失去勇氣和信心。明.凌濛初《紅拂記》第一齣:「俺覷得他如兒戲,你好男兒休氣餒。」
聲名狼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身敗名裂,臭名昭著,臭名遠揚,惡名昭彰反義:名揚四海,名滿天下,流芳百世,聞名遐邇辨似: 「狼藉」指狼群將臥息草地弄亂。文獻上或寫作「狼籍」,今則多見寫作「狼藉」。「狼藉」之「藉」,音ㄐ|ˊ。 「聲名狼藉」及「身敗名裂」都有名聲極壞的意思。 「聲名狼藉」僅表示名氣與聲譽都極為惡劣;「身敗名裂」則程度較重,用於表示名聲敗壞、地位喪失,澈底失敗的地步。 聲名狼藉 身敗名裂 辨似例句 ○ ㄨ 他因為嗜賭酗酒,弄得~。 ㄨ ○ 他因貪贓枉法,最後落得~,家破人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喪失生命。與「活」相對。如:「死於非命」、「人死不能復生」。
1.喪失生命的。如:「死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喪失知覺。如:「昏迷」、「昏厥」。《聊齋志異.卷一.鬼哭》:「先是,閽人王姓者,疾篤,昏不知人者數日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喪失、變動。[例]走味、走樣、走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遺失、喪失。《漢書.卷六三.武五子傳.戾太子劉據傳》:「臣聞子胥盡忠而忘其號,比干盡仁而遺其身。」唐.顏師古.注:「忘,亡也。吳王殺之,被以惡名,失其善稱號。」《文選.陸機.歎逝賦》:「樂隤心其如忘,哀緣情而來宅。」唐.李善.注:「忘,失也。」
恢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破裂、喪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失、喪失。《晉書.卷三四.杜預傳》:「不成,不過費損日月之間,何惜而不一試之!」《封神演義》第二回:「且言崇侯虎恃才妄作,提兵遠伐,孰知今日損軍折將,心甚羞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