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滿門抄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家遭受抄家斬首。如:「古代嚴刑峻罰,往往一人有罪便滿門抄斬。」
陸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屬關係。 哲學觀點陸賈學本儒家。他根據大亂之後需要休養生息的社會要求,著《新語》12篇,針對秦代實行嚴刑峻法的惡果,引述《詩》、《書》、《春秋》、《論語》,宣揚儒家貴仁義、賤刑威的思想,這是漢代最早的一部政論散文,文章質樸,議論切實,開賈誼、晁錯政論文的先聲。《漢書•藝文志》分漢賦為四派,其中一派以陸賈為首,並把枚皋、朱買臣、司馬遷、揚雄等21家274篇賦都納入陸賦之屬。《文心雕龍•才略》篇說:「漢室陸賈,首發奇采,賦孟春而選典誥,其辯之富矣。」可見其賦作在當時是有影響的。但這些作品沒有流傳下來。《新語》今存,有《漢魏叢...
杜秋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枕邊風的吹拂,她以一顆女性的柔愛之心,感化著鋒芒畢露的唐憲宗。  國家太平後,手下有大臣勸諫唐憲宗用嚴刑厲法治理天下,以防再度動亂,這建議頗合憲宗的性格;但秋娘聞言則說:“王者之政,尚德不尚刑,豈可舍成康文景,而效秦始皇父子?”見識深遠,入情入理,讓唐憲宗不能不信服,也就依了她的意見,以德政治天下。  秋娘深得唐憲宗的專寵,從這裡可見一斑。幸而秋妃是個深明大義的女子,雖然拴住了憲宗的心,但並沒使他沉溺於享樂而忘卻國事,相反的倒是潛移默化地幫著他治國安邦。這種夫唱婦隨,同心協力的日子,又豈是一般的“折花”之樂。  不料,元...
破觚為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去掉棱角,使它變得光滑圓潤。比喻破除嚴刑峻法。《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傳.序》:「漢興破觚而為圜,斲雕而為朴。」也作「破觚為圓」。
經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營治理。[例]秦始皇以嚴刑峻法經略天下,終於引起天下百姓的反抗。
漏網游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公司馬遷十分同意孔子和老子的想法,他認為法令不過是為政的工具,並非澄清吏治的根本之道。漢代初年,變嚴刑峻罰為寬簡,法網疏闊的程度,甚至連能夠吞舟的大魚都可以逃脫,然而政治清明,沒有什麼作姦犯科的事情,人民的生活安定。從前的法令可以說非常嚴密,但是各種罪惡偽詐卻紛紛出現。由此可知,治民之道在於教化,而不在於法令。後來「漏網之魚」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於比喻僥倖逃脫法網的人,或比喻驚慌逃竄的人。
朱元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軍,統一南方,後北伐滅元,建立大一統的明皇朝。明太祖在位期間,勤於政務,例行節儉,立《大明律》,用嚴刑峻法管理百姓與官僚,禁止百姓自由遷徙,嚴厲打擊官吏的貪污腐敗,設立錦衣衛等特務機構,將開國功臣誅殺殆盡、廢中書省,使皇權專制中央集權發展到了巔峰,史稱「洪武之治」。 政治制度明朝初創,從朝廷到地方需要大量官員,地方舉薦外,也認用國子監生為官,以應一時之需。不過,科舉制度仍是此後取士的主要途徑,作文格式為八股,題目命自《四書》、《五經》,都成為定制。地方行政方面,明初將行中書省改為布政司,職掌僅限於民政與財政,另設按察司...
網開三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嚴懲不貸、嚴刑峻法
不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甘心、不服氣。《文選.陸機.豪士賦序》:「懼萬民之不服,則嚴刑峻制,以賈傷心之怨。」《三國演義》第三三回:「以丞相天威,何所不服?」也作「不伏」。
切齒咬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咬牙切齒」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切齒」的「切」,音ㄑㄧㄝˋ,是「密合」、「咬緊」的意思,所以與「咬牙」同義,因而組合成「咬牙切齒」。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人非常痛恨的樣子。較早的文獻只用「切齒」,《韓非子.守道》談論保全國家的方法。韓非子認為,如果國家能夠將法度確實建立,厚賞嚴刑,讓人民有所依循,那麼「人主甘服於玉堂之中,而無瞋目切齒傾取之患。」意思是說將法度建立好,君主就能在宮殿享受豪華的生活,沒有人會瞪著眼睛,咬緊牙齒,憤恨地想要傾覆他了。後來「切齒」之上,另增同意的「咬牙」二字,成為「咬牙切齒」的成語,廣為後人所用,用以表示非常悲痛憤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