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2.30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十室九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布野3>。徐福4>出而重號咷5>之讎6>,趙高7>入而屯豺狼之黨。天下欲反,十室九空。其所以亡,豈由嚴刑?此為秦以嚴得之,非以嚴失之也。 〔注解〕 (1) 生離之哀:生時與親友分離而難以再見的哀傷。 (2) 怨曠之歎:女無丈夫或男無妻子的悲歎。 (3) 虛祭布野:沒人祭拜的墳墓布滿田野。 (4) 徐福:秦時方士,字君房。生卒年不詳。始皇聞東海祖洲有不死之藥,遣福乘樓船,載童男、童女各三千人往求之,去而不返。 (5) 號咷:放聲大哭。咷,音ㄊㄠˊ。 (6) 讎:音ㄔㄡˊ,通「仇」,怨恨。 (7) 趙高:?∼西元前207,秦時宦官。始皇崩於沙邱,趙高偽造遺詔,賜死太子扶蘇,立胡亥為二...
霸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顧仁義,而以武力、權勢、嚴刑統治的政策。[例]從歷史來看,行王道的時代,必然興盛;行霸道的時代,很快滅亡。
網漏吞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公司馬遷十分同意孔子和老子的想法,他認為法令不過是為政的工具,並非澄清吏治的根本之道。漢代初年,變嚴刑峻罰為寬簡,法網疏闊的程度,甚至連能夠吞舟的大魚都可以逃脫,然而政治清明,沒有什麼作姦犯科的事情,人民的生活安定。從前的法令可以說非常嚴密,但是各種罪惡偽詐卻紛紛出現。由此可知,治民之道在於教化,而不在於法令。後來「漏網之魚」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於比喻僥倖逃脫法網的人,或比喻驚慌逃竄的人。
殘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凶惡狠毒而無惻隱之心。《三國志.卷六.魏書.董卓傳》:「卓性殘忍不仁,遂以嚴刑脅眾,睚眥之隙必報,人不自保。」《老殘遊記》第六回:「我想太尊殘忍如此,必多冤枉,何以竟無上控的案件呢?」
羽毛未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蘇秦的話說:「我曾聽說,一隻鳥在羽毛還沒長豐滿之前,不可以高飛;一個國家在法令還沒有制定之前,不可以嚴刑處罰;在照顧還不夠時,不可以派使百姓做事;在政教還推動不順的時候,不可以交付大臣其他任務。今天先生你遠道來向我建言,我很感激,但目前條件尚未成熟,改日再向你請教。」蘇秦在秦國耗費了所有資財,上書十多次,但都不被採納,只有無奈的返家。後來「羽毛未豐」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毛羽不豐滿者」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勢力或能力不夠雄厚,還不足以獨當一面。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民不怕死,為何還要用死來威嚇他們?用以表示對虐政所提出的警告。當人民生活困厄,生不如死時,雖有嚴刑峻法,也無法對人民產生制約的力量。《老子》第七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關漢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竇娥抵債作蔡家的童養媳開始,通過賽盧醫陰謀害命,張驢兒父子大耍無賴,要霸占蔡婆和竇娥為妻,桃杌太守嚴刑逼供,草(上下官)人命,一步步把竇娥推向了悲劇的結局。整個戲突出了竇娥的善良和她堅強的反抗性格。她的善良,表現在對婆婆的“孝”上。她在衙門里,面對嚴刑逼供,拒不認罪,但為了婆婆不受刑,她卻勇敢地承擔了死罪,在臨刑時,她怕婆婆看見傷心,要求從“后街”走,死到臨頭還想著婆婆。她的堅強的反抗精神表現在她面對張驢兒父子的威逼,毫不屈從,在
禮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制與音樂。[例]古來聖賢都強調禮樂教化勝於嚴刑峻罰。
屈打成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嚴刑拷打,逼迫人招供認罪。《警世通言.卷二十四.玉堂春落難逢夫》:「將玉堂春屈打成招,問了死罪,送在監裡。」
酷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用嚴刑峻法,殘暴人民的官吏。《老殘遊記》第五回:「玉賢這個酷吏實在令人可恨!他除了這一案不算,別的案子辦的怎麼樣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