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固執、拘泥。如:「泥古不化」。《荀子.君道》:「知明制度權物稱用之為不泥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堅決、固執或不知變通。如:「死記」、「死不肯說」、「死不承認」、「死賣力氣」、「死抓不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硬、固執。漢.桓寬《鹽鐵論.論功》:「倔強倨敖,自稱老夫。」《宋史.卷三六○.趙鼎傳》:「檜見之曰:『此老倔強猶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呆滯不活潑或固執不變。如:「呆板」、「古板」。
泥牛入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法解脫,然而泥塑的牛一旦掉入水中,馬上就會融化了;同樣的,一個人如果悟得智慧,開悟見性,原本心中的固執和主觀意識,也會馬上消失無蹤。洞山良价禪師問潭州龍山和尚如何開悟,但是開悟的方法和境界並不是文字或語言可以形容,所以龍山和尚用了「泥牛掉入海中,至今沒有消息」的比喻,表示未開悟前,自己與自己、自己與別人都是對立的,互相不斷爭鬥;開悟之後,這種內外在的對立與爭鬥就不再發生了。因為有了智慧,能夠超越種種對立與統一的矛盾,也就無從鬥起。後來「泥牛入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一去不復返。
悻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剛愎固執的樣子。《宋史.卷一六.神宗本紀.贊曰》:「安石為人,悻悻自信,知祖宗志吞幽薊、靈武,而數敗兵。」
頑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堅強固執。如:「他個性頑強,從不願服輸。」
沉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積習太深。《後漢書.卷三六.陳元傳》:「今論者沉溺所習,翫守舊聞,固執虛言傳受之辭,以非親見實事之道。」
隨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彆扭、固執
偏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公平或固執的見解。《漢書.卷八五.杜鄴傳》:「由後視前,忿邑非之,逮身所行,不自鏡見,則以為可,計之過者。疏賤獨偏見,疑內亦有此類。」《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八:「你伯娘雖然不明理,卻也心慈的。只是婦人一時偏見,不看得破,不曉得別人的肉,偎不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