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說明世事未能盡如人願。《三國演義》第一二○回:「祐聞上不允其請,歎曰:『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今天與不取,豈不大可惜哉!』」
抱一以為天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抱一以為天下式」是說德行完美的人,能篤守純一的自然之道,可以作為天下的楷模。見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二章:「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以為天下式。」這裡「抱一」是守道的意思。曲全、枉直、窪盈、幣新,多少都是對立相反的概念。根據老子的學說,「道」可說是統一對立的辯證原理(參見「老子哲學」),在道的作用之下,對立相反的事物可以相待而成。所以說如果能委曲就可以求全;想要達到目的不受阻擾,必須迂迴而行;窪下的地方可以有空間容納水;破敗的東西勢必要更新;欲求不多,則容易滿足;過多繁華的事物,容易使人迷惑。唯有聖人能善守統一對立的辯證之道,可為世人的表率。
...
相交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慨朋友雖多,真正知心的卻沒有幾個。《儒林外史》第二三回:「玉翁,自古相交滿天下,知心能幾人!我們今日且喫酒,那些舊話,也不必談他罷了!」
治國平天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學]的最後部分(朱子[大學章句]的[傳十章])是解釋治國平天下的,文中所說的治國的原則,也就是平天下的原則,因此治國平天下二者可以合起來解釋。
  關於治國平天下之道,[大學]主要是從「絜矩之道」及「德本財末」二方面說。所謂絜矩之道,是以己心推人心,使人己間的關係合乎人之常情。[大學]說:「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這即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詳細說明。從自己的不願意別...
譽滿天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好的名聲,天下皆知。如:「張先生為人樂善好施,譽滿天下。」也作「譽滿寰中」、「譽塞天下」。
威震天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望威名為天下人所敬畏。漢.桓寬《鹽鐵論.非鞅》:「蒙恬卻胡千里,非無功也,威震天下,非不強也。」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一○○.軒轅本紀》:「發金作冶,制為鎧甲及劍,造立兵仗刀戟大弩等,威震天下。」也作「威振天下」。
獨步天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才能出眾,天下第一。《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列傳.戴良》:「我若仲尼長東魯,大禹出西羌,獨步天下,誰與為偶!」宋.楊萬里〈詩話〉:「歐退而大驚曰:『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
天下一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視天下為一家。語本《禮記.禮運》:「故聖人耐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者,非意之也。」後指天下之人,和睦相處,猶如一家人。《晉書.卷六六.列傳.劉弘》:「天下一家,彼此無異。」
2.國家統一。唐.孤獨及〈檢校尚書吏部員外郎趙郡李公中集序〉:「當斯時,唐興百三十餘年,天下一家,朝廷尚文。」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世事變化雖無定,卻依物極必反的法則進行。《三國演義》第一回:「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天下為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傳位於子,天下為一家一姓所私有。《禮記.禮運》:「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
2.將國家當作自己的家。《魏書.卷六○.列傳.韓麒麟》:「君人者以天下為家,不得有所私也。」
3.處處都可以為家。如:「隨著跨國企業日漸普遍,天下為家的情況也已屢見不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