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49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相傳周瑜曾施計,假裝要將孫權的妹妹嫁給劉備,以取荊州,結果弄巧成拙,不但沒得到荊州,反而孫權的妹妹真的被娶走,並且又折損了許多兵將。見《三國演義》第五五回。後用以比喻不僅沒有占到便宜,反而還吃了大虧。《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員外途窮懺悔》:「當初桂生欺負施家,不肯應承親事,誰知如今不為妻反為妾,雖是女孩兒命薄,也是桂生欺心的現報。分明是:『周郎妙計高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天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統治天下。《易經.繫辭下》:「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文選.鄒陽.獄中上書自明》:「周文獵涇渭,載呂尚而歸,以王天下。」
在宥天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宥天下」就是以無為平淡的態度施政,使百姓感到寬裕自在的意思,語見〔莊子.在宥篇〕:「聞在宥天下,不聞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遷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遷其德,有治天下者哉?」意思是說只有「在宥」天下,而沒有「治」天下的道理。所謂在宥天下,是指居上位者無為不有,使百姓咸感自在寬裕;而治天下則是以有為自私之心,訂定法律規章控制百姓,反而使得百姓喪失自然純樸的本性,進而違法亂紀。因此〔在宥篇〕說所謂「在」,也就是使百姓依循本性,自在逍遙的生活,以免受到複雜社會體制的汙染;所謂「宥」就是行事寬裕,使百姓悠遊裕如,不因複雜的社會生活而改變純樸的美德。如果真的能做到...
天下之不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韙,是。犯天下之不韙指不顧一切去做全天下人都認為錯的事。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一七.正始》:「如山濤者,既為邪說之魁,遂使嵇紹之賢,且犯天下之不韙,而不顧夫邪正之說不容兩立。」也作「冒天下之大不韙」。
道濟天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懷先王之道,足以救濟天下之蒼生。《易經.繫辭上》:「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
天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奪取天下。如:「唐高祖立國,多靠開國元勛打天下。」
2.比喻開拓事業。如:「董事長年輕時就離鄉背井,隻身到臺北打天下。」
走遍天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界各地都去過了。如:「他一有機會便出國旅遊,幾乎走遍天下了。」
聞名天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聲響亮,天下皆知。如:「他是一位聞名天下的音樂家。」
膾炙天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膾炙人口」。見「膾炙人口」條。01.宋.周紫芝《竹坡詩話》:「林和靖賦〈梅花〉詩,有『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之語,膾炙天下殆二百年。」  
手援天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手援救天下。語出《孟子.離婁上》:「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比喻不知事物的輕重難易。如:「今日之世,依然抱殘守缺,而想手援天下,根本行不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