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0.0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破鏡重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北朝末年,北周丞相楊堅殺了靜帝自立為皇帝,建立隋朝。接著隋朝舉兵南下,攻打南朝陳。雖然國難當前,陳後主整天卻只知飲酒賦詩作樂,即使隋的大軍已經逼近首都建康,他仍沒有絲毫的警醒。太子舍人徐德言料定國家將亡,到時夫妻必在戰亂中分離,便對他的妻子樂昌公主說:「要是國家滅亡了,以妳的才藝容貌,一定會被俘虜,落入權貴人家。」為了希望將來兩人能再團圓,他把一面銅鏡分為兩半,一人保存一半,並約定每年的元宵節將破鏡拿到京城的市場去賣,當作兩人相見的信物。後來陳滅亡,兩人果然在戰亂中失散。徐德言照約定帶著半面銅鏡,在元宵節的時候到京城的市場叫賣。雖然他沒有見到樂昌公主,卻發現有一個僕役也在叫賣破銅鏡。徐德言款...
蓬頭垢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蓬頭垢面」原作「亂首垢面」。《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記載,漢成帝陽朔年間,王莽的伯父大將軍王鳳生病,他在一旁服侍時,藥都是自己嚐過後才端給王鳳喝,也無心整理容貌,任由頭髮散亂、臉面汙穢,一連幾個月都沒脫衣服上床休息。後來「蓬頭垢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原文的「亂首垢面」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頭髮散亂、面容骯髒的樣子。
面目可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容貌令人覺得討厭。唐.韓愈〈送窮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語言無味者,皆子之志也。」《文明小史》第四一回:「又是窮,又是氣,莫怪人家嫌他語言無味,就是他自己也覺著面目可憎了。」
得意忘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 《晉書.卷四九.阮籍列傳》阮籍字嗣宗,陳留尉氏人也。父瑀,魏丞相掾,知名於世。籍容貌瑰傑,志氣宏放,傲然獨得,任性不羈,而喜怒不形於色。或閉戶視書,累月不出;或登臨山水,經日忘歸。博覽群籍,尤好《莊》《老》。嗜酒能嘯1>,善彈琴。當其得意,忽忘形骸。時人多謂之痴,惟族兄文業每歎服之,以為勝己,由是咸共稱異。 〔注解〕 (1) 嘯:大叫。(二) 宋.歐陽修〈李邕書〉(據《歐陽文忠公集.卷一三○.試筆》引)余始得李邕書,不甚好之,然疑邕以書自名必有深趣。及看之久,遂謂他書少及者,得之最晚,好之尤篤。譬猶結交其始也難,則其合也必久。余雖因邕1>書得筆法2>,然為字絕不相類3>,豈得其意而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容貌嬌豔美好。《玉篇.女部》:「娩,媚好也。」《禮記.內則》:「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聽從。」漢.鄭玄.注:「娩之言媚也,媚謂容貌也。」
以貌取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容貌的美醜作為認識、評斷或任用人材的標準。《史記.卷六七.仲尼弟子傳.澹臺滅明傳》:「孔子聞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鏡花緣》第一八回:「究竟是他受業之師,況紫衣女子又是他女,學問豈能懸殊?若以尋常老秀才看待,又是以貌取人了!」也作「以容取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容貌秀美。如:「俊俏」。元.喬吉《揚州夢》第三折:「端詳著厖兒俊,思量著口兒甜,怎肯教意兒差。」《紅樓夢》第六九回:「老祖宗且別問,只說比我俊不俊。」
五光十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賦」是傳統文學體裁之一,形似散文,但內含詩的韻律,是一種介於詩歌與散文之間的文體。盛行於漢魏六朝,魏晉南北朝時,因應新興的駢偶文風而發展出「俳賦」,此體多採四六對仗的句式,講求嚴格的平仄音律,並喜用典故。江淹為當時著名作家,〈麗色賦〉即其作品之一,內容描繪一位絕色美女的容貌、姿儀。其中一段,文曰:「其始見也,若紅蓮鏡池;其少進也,如綵雲出崖,五光徘徊,十色陸離。」大意是:初見佳人,如見生長於無波如鏡之池中的紅蓮,佳人一動,則如絢爛的雲彩自崖間飄出,色彩鮮麗,燦爛奪目。短短數語,即生動呈顯了麗人的綽約風姿。後來「五光十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景色鮮麗複雜,光彩奪目。亦用來比喻事物...
娉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輕巧美好。漢.辛延年〈羽林郎〉詩:「不意金吾子,娉婷過我廬。」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妖嬈如太液池邊解語並頭花,娉婷似昭陽宮裡學舞的雙飛燕。」
2.美女。唐.白居易〈夜聞歌者〉詩:「獨倚帆檣立,娉婷十七八。」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一見了美貌娉婷,不由的我便動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傲慢無禮。《荀子.修身》:「容貌態度,進退趨行,由禮則雅,不由禮則夷固僻遠,庸眾而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