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國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子為北齊主管中央官學之行政機關,隋因之,文帝時改為國子學,煬帝時改為國子監(參見「國子監」)。
  據〔北齊書.孝昭帝紀〕,皇建元年(560)八月甲午,詔國子可備立官屬,依舊置生,講習經典,歲時考試。又〔隋書.百官志〕,後齊官制,國子,掌訓胄子。祭酒一人,亦置功曹、五官、主簿、錄事員。領博士、助教十人,學生七十二人;太學博士十人,助教二十人,太學生二百人;四門學博士二十人,助教二十人,學生三百人。
  隋初,承北齊制,據〔隋書.百官志〕載,國子〔原隸太常〕,祭酒(一人),屬官有主簿、錄事(各一人),統國子、太學、四門、書、算學,各置博士(國子、太學、四門各五人...
麓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李邕撰文並書、黃仙鶴刻的碑文。唐開元十八年(西元730)立於湖南長沙岳麓山。行楷書,二十八行,每行五十六字,碑額篆書「麓山碑」四字。字勢豪逸,為李邕所書碑中之傑出者。也稱為「岳麓碑」。
大相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南省開封縣境的廟。北齊天保六年(西元555)創建,宋至道二年(西元996)重建。明末為河水淤沒,清順治時重建,乾隆時重修。宋.王栐《燕翼詒謀錄.卷二.東京相國》:「東京相國乃瓦市也,僧房散處,而中庭兩廡可容萬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趨京師以貨物求售轉售他物者,必由于此。太宗皇帝至道二年,命重建三門,為樓其上,甚雄,宸墨親填書金字額,曰『大相國』,五月壬寅賜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觀兼設的當鋪,稱為「庫」。《南史.卷七○.循吏傳.甄法崇傳》:「嘗以一束苧就州長沙庫質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官府所在的地方。《管子.度地》:「今之行水道、城郭、隄川、溝池、官府、舍及洲中當繕治者,給卒財足。」《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燒虜何敢復犯我。曉狄道長歸守舍。」
2.僧人居住的地方。《魏書.卷一一四.釋老志》:「城內不造立浮圖、僧尼舍,亦欲絕其希覬。」《舊唐書.卷一○一.辛替否傳》:「舍不能保其身,僧尼不能護妻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宦官、太監。《宋史.卷四二五.趙景緯傳》:「弄權之貂素為天下之所共惡者,屏之絕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掌管刑獄的官署。因古時最初聽訟斷獄於棘木之下,故稱為「棘」。唐.劉長卿〈西庭夜燕喜評事兄拜會〉詩:「棘初銜命,梅仙已誤身。」也稱為「大理」。
鐘在裡,聲在外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為人處世,自有聲名在外。《石點頭.卷八.貪婪漢六院賣風流》:「常言『鐘在裡,聲在外邊』,又道『路上行人口是碑』,好歹少不得有人傳說,如何禁得人口嘴呢?」
白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今河南省洛陽縣東的佛。相傳東漢明帝永平八年(西元65),派遣蔡愔及博士弟子秦景憲西行求經,途中遇竺摩騰、竺法蘭二僧,正以白馬馱四十二章經東行傳道,遂迎二僧至洛陽,創建白馬
慈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陝西省長安縣東南曲江北。唐高宗為太子時,為其母文德皇后所建,故稱為「慈恩」。內建有翻經院,玄奘曾在此翻譯經、論。其後玄奘門人窺基繼續在慈恩弘揚唯識學,開創宗派。全規模宏大,有茂林修竹,境極清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