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36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反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對偶修辭法。指情況相反,而意趨相合。如漢王粲〈登樓賦〉的「鍾儀幽而楚奏兮,莊舄顯而越吟」一句,鍾儀、莊舄處境不同,而同思故鄉。
沈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文學觀點3 著作4 評價 生平沈約(四四一~五一三),字休文,吳興武康(今浙江德清縣)人,南朝著名的史學家和文壇領袖。沈約歷仕宋齊二朝,後助梁武帝登位,封建昌縣侯,官至尚書令。 文學觀點在文學創作上,沈約是永明體的主要開創者和領袖,注重聲律對偶以及文字雕飾,已至於詩風較為浮靡。基本上,沈約在文學理論上的重要貢獻,是總結前人聲韻研究的成果和詩歌創作運用聲律的實踐經驗,於是創立了聲律論,並且提出四聲(平、上、去、入)和八病(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旁紐、正紐)之說。他曾撰寫《四聲譜》(已佚),專門...
楹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懸於門旁或柱子上的對聯。字數多寡無定規,但要求對偶工整,平仄協調,為詩詞形式的演變。
駢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駢、儷,並也。駢儷指對偶的文句。也作「駢麗」。
陸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等。善駢文,《辯亡論》為其代表作。除了著名的《辨亡論》,代表作還有《弔魏武帝文》。其文音律諧美,講求對偶,典故很多,開創了駢文的先河。所著文賦,為古代重要的文學理論作品。裡面除創作論部份的論述之外,提出了「詩緣情」之說,開啟了中國文學「詩言志」一派的說法。 評價劉勰《文心雕龍·才略篇》評其詩云:「陸機才欲窺深,辭務索廣,故思能入巧,而不制繁。」明朝張溥贊之:「北海以後,一人而已」。
嗜古不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猶疑不能作決斷。 (4) 不根:沒有根據。 (5) 援古:引用古義。 (6) 駢麗:指整齊對偶的文句。
千字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書名。南朝梁周興嗣所撰,傳說是集王羲之字,以一千個不同的單字所寫成,每四字一句,隔句押韻,以便於背誦,是舊時兒童啟蒙時必讀的書。
2.晉王羲之有〈千字文帖〉,後代書法家如隋釋智永、唐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等人均有臨本,其中以釋智永的臨池功夫最深,溫厚古雅,別具面目;而釋懷素所書小草〈千字文〉,藏奇崛於平正之內,為唐代中葉今草的代表作。
銖兩悉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相當。銖兩悉稱比喻雙方分量相當,不分上下。清.王應奎《柳南隨筆》卷二:「律詩對偶,固須銖兩悉稱,然必看了上句,使人想不出下句,方見變化不測。」
語文知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別的單字或是由單字組合而成的詞。此等基礎語言知識的學習,一般是經由兩種方式:其一是配對聯想學習(或對偶聯合學習)(paired-associate learning);像”華盛頓-美國首都”就是經配對聯想學來的。其二經由概念的學習歷程。概念是對具有共同屬性事物的概括性認識;是在屬於同類而不全然相同的多個事例中提取出來的共同點構成的抽象認知,諸如學生、教師、學校、書籍等名詞均屬之。2.陳述性與條件性知識用語文所表達的知識,分為陳述性知識與條件性知識兩類。陳述性知識是說明狀態的語文知識;像”香蕉的顏色是黃的”即屬此類知識。...
對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對偶的詞句。《紅樓夢》第四八回:「不過是起承轉合,當中承轉是兩副對子,平聲對仄聲,虛的對虛的,實的對實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