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4.18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布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布帛的通稱。布以匹為計算單位,故稱為「布匹」。 △布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布帛的絲縷。《漢書.卷六四上.嚴助傳》:「婦人不得紡績織紝。」清.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明年娶婦張氏,母女視之,訓以紡績織紝事,一如教兒時。」
天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天子的賞賜。唐.崔樞〈賜耆老布帛〉詩:「布帛忻天賜,生涯作主恩。」
鞋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穿在腳上,用來保護足部,便於行走的穿著物。由皮革、布帛、膠皮等材料製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布帛頭尾的剩餘部分。《說文解字.糸部》:「繢,織餘也。」清.段玉裁.注:「繢之言遺也,故訓為織餘。織餘,今亦呼為機頭,可用系物及飾物。」
孝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盡孝奉養父母。《書經.酒誥》:「肇牽車牛遠服賈,用孝養厥父母。」《漢書.卷四.文帝紀》:「今歲首,不時使人存問長老,又無布帛酒肉之賜,將何以佐天下子孫孝養其親?」
染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存放染料或染色用的缸。[例]老師傅將布帛放進染缸裡染色。
邊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布帛邊緣的寬窄。如:「這件衣服的邊幅太窄。」
邊幅不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修邊幅」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修飾邊幅」原指修整布帛邊緣使它變得整齊,在典源中用來比喻講究衣飾儀容或形式小節。王莽兵敗後,馬援歸附據地隴西的隗(ㄨㄟˇ)囂,為其效力。這時公孫述在蜀地自立為王,於是隗囂派馬援去探察公孫述的實力。他和公孫述是同鄉老友,以為見面後會和前從一樣,親切的閒話家常,沒想到公孫述以接待臣子的禮儀來接見他,還要任命他為封侯大將軍。馬援看到這種情形,就對那些願意留下的賓客說:「現在天下勝負未定,公孫述不知殷勤的求取賢士,和他們一起圖謀爭奪天下,反而講究衣飾儀容和形式小節,這和土、木做成的偶像有什麼不一樣。這樣的人怎能長久留住天下賢士?」因而告辭回去,告訴隗囂說:...
犧牲玉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祭祀用的牲畜、寶玉和布帛。《左傳.莊公十年》:「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