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0.0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財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錢和布帛,泛指錢財。《史記.卷一二三.大宛傳》:「散財帛以賞賜,厚具以饒給之。」《儒林外史》第二四回:「我雖則同老爹是個舊鄰居,卻從來不曾通過財帛。」
不脩邊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修邊幅」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修飾邊幅」原指修整布帛邊緣使它變得整齊,在典源中用來比喻講究衣飾儀容或形式小節。王莽兵敗後,馬援歸附據地隴西的隗(ㄨㄟˇ)囂,為其效力。這時公孫述在蜀地自立為王,於是隗囂派馬援去探察公孫述的實力。他和公孫述是同鄉老友,以為見面後會和前從一樣,親切的閒話家常,沒想到公孫述以接待臣子的禮儀來接見他,還要任命他為封侯大將軍。馬援看到這種情形,就對那些願意留下的賓客說:「現在天下勝負未定,公孫述不知殷勤的求取賢士,和他們一起圖謀爭奪天下,反而講究衣飾儀容和形式小節,這和土、木做成的偶像有什麼不一樣。這樣的人怎能長久留住天下賢士?」因而告辭回去,告訴隗囂說:...
纏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婦女用布帛緊裹雙足,使之纖小,以為美觀。纏足之風,始於五代,至宋朝大盛,遍及全國。《通俗常言疏證.婦女.纏足》引《墨莊漫錄》:「婦人之纏足,傳記皆無所出。惟齊東昏侯,有鑿金為蓮花,令潘妃行其上一事,而不言其足若何。惟唐鎬詠李後主宮嬪窅娘詩云:『蓮中花更好,雪裡月常新。』以此知扎腳自五代始也。」也作「纏腳」。
筐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以貯藏布帛、書籍的方形箱子。《荀子.榮辱》:「約者有筐篋之藏,然而行不敢有輿馬。」《南史.卷三九.劉勔傳》:「少好學,能屬文,家有舊書,例皆殘蠹,手自編輯,筐篋盈滿。」
束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捆成一束的布帛,古時作為饋贈的禮物。《儀禮.士冠禮》:「主人酬賓,束帛儷皮。」《文選.張衡.東京賦》:「聘丘園之耿絜,旅束帛之戔戔。」
捎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褪色,多指布帛而言。如:「這件衣服捎色不少,該換件新的了!」
修邊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修整布帛邊緣,使無不齊。用以比喻講究衣飾儀容或形式小節。語出《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公孫不吐哺走迎國士,與圖成敗,反修飾邊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唐.章懷太子.注:「言若布帛脩整其邊幅也。」
襞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衣裳或布帛上摺疊的痕跡。如:「小心點!不要將衣服弄出襞摺來。」
幅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布帛、呢絨等的寬度。如:「製作那衣裳所需的幅面不大,這些布應該足夠了。」
錢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金錢布帛。《列子.說符》:「錢帛無量,財貨無訾。」唐.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禮部侍郎翰林錢舍人〉詩一百韻:「塵埃常滿甑,錢帛少盈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