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6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汲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汲水的繩子。《隋書.卷二四.食貨志》:「東都城內糧盡,布帛山積,乃以絹為汲綆,然布以爨。」宋.陸游〈讀何斯舉黃州秋居雜詠次其韻〉一○首之六:「百尺持汲綆,道長畏天暑。」
折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賠錢。《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下》:「眾民賣買五穀、布帛、絲綿之物,周於民用而不讎者,均官有以考檢厥實,用其本賈取之,毋令折錢。」
實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在的價格。《宋史.卷一七四.食貨志上二》:「若依和糴以實價折之,則無損於民。」《福惠全書.卷三.蒞任部.定買辦》:「倘本縣偶需布帛器用等物,亦即開明實價,當堂具領給發。」
董氏封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賈直言貶官嶺南,訣別前,請妻改嫁。然董氏未答,而以繩束髮,且用布帛密封,使直言於帛上署,並云:「非君手不解。」二十年後,直言還,布帛才得解開。然當沐浴時,頭上髮絲已全然脫落。典出《新唐書.卷二○五.列女傳.賈直言妻董傳》。後世遂以董氏封髮象徵婦人守節的志氣。
作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染造布帛綢緞之事。
貨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玉與布帛。《左傳.文公十八年》:「貪于飲食,冒于貨賄。」
束髮封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人賈直言被貶嶺南,與妻訣別時,願妻早早改嫁。賈妻聽後將頭髮用繩子綁起來,以布帛封起來,要賈生在上面寫「非君手不解」五個字。二十年後歸來,布帛字跡依然如舊。見《新唐書.卷二○五.列女傳.賈直言妻董傳》。後用以指婦女的忠貞不改。
制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祭祀時所用的布帛,長一丈八尺。《儀禮.既夕禮》:「襲贈用制幣,玄纁束拜。」
霞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染布時,附綴於布帛上,用以標識物主姓氏的小布片。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三三.半山老人一》:「世傳霞頭隱語,是半山老人作,云:『生在色界中,不染色界塵。』」《通俗編.服飾》:「霞頭者,帛角識物主姓氏處,染時先以草纏結之,使不漫滅。」
翦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剪裁花紙或布帛。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立春之日,悉翦綵為鷰以戴之,帖宜春二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