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量詞。計算布帛類紡織品的單位。同「匹」。如:「兩疋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著色於布帛等物體上。如:「染布」、「染絲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裝在竿上,有特別圖案,作為某種標幟或號令的布帛或紙。如:「國旗」、「旌旗」、「令旗」、「搖旗吶喊」。《文選.賈誼.過秦論》:「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而響應。」宋.王安石〈桂枝香.登臨送目〉詞:「歸帆去棹殘陽裡,背西風、酒旗斜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佳、最好。如:「精品」。《史記.卷一二八.褚少孫補.龜策傳》:「婦女不彊,布帛不精。」
梁上君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華嶠《後漢書》(據《藝文類聚.卷八五.布帛部.絹》引)陳寔在鄉閭,平心率物。有盜夜入其家,止於梁上。寔陰見之,乃自整拂,命子孫,正色訓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與性成耳!如梁上君子者是矣。」盜大驚,自投于地,寔徐譬之曰:「視君狀貌,不似惡人,然當由貧困,今遺絹二疋。」自是一縣無復盜竊。〔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後漢書.卷六二.荀韓鍾陳列傳.陳寔》、《陳寔別傳》(據《太平御覽.卷四○三.人事部四四.道德》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平常的、普通的。如:「平庸」。《易經.乾卦.九二》:「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韓非子.五蠹》:「布帛尋常,庸人不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布帛、皮革或各種纖維材質等做成。穿著在身上,用以遮蔽身體、防熱禦寒。通常古多指上衣。《詩經.邶風.綠衣》:「綠兮衣兮,綠衣黃裳」漢.毛亨.傳:「上曰衣,下曰裳。」漢.揚雄《法言.修身》:「惜乎衣未成而轉為裳也。」今或泛指衣服。如:「毛衣」、「雨衣」、「成衣」、「衣不蔽體」。《詩經.豳風.七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竹片、布帛等編製成遮蔽門窗的用具。如:「門簾」、「窗簾」、「竹簾」、「垂簾聽政」。唐.杜甫〈客夜〉詩:「入簾殘月影,高枕遠江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財物的總稱。如:「財貨」。《書經.洪範》:「八政:一曰食,二曰貨。」唐.孔穎達.正義:「貨者,金玉布帛之總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金玉、布帛、粟米等錢幣貨物的總稱。如:「理財」、「生財有道」。《禮記.聘義》:「此輕財而重禮之義也。」《三國志.卷二四.魏書.高柔傳》:「夫農廣則穀積,用儉則財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