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建構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國教育家巴爾勞復(Theodor Ballauff)依據瑞士人類學家波特曼(Adolf Portmann)的兒童應盡早與外界接觸的理論,建立了「建構計畫」。
  所謂「建構計畫」,其目標在養成「完整的人」(ganzer Mensch, Whole Man),而「完整的人」的培育,應該有新的眼光,不能再以傳統的教育方式(只是知識的裝填)做為工具。
  「建構計畫」所要建立的論點是:教育是以精神能力之培養為前提,並且重視各方面的「結構關聯」。如人的手必須視為工具,與工作有關,能使用於工作之中。這種計畫主張對人的能力進行研究時,應該面對現實,用客觀的眼光去觀察人的發展過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營造、興工製造。如:「建設」、「建築」、「建造」。
創立、設立。如:「創建」、「建立」、「建校」。
提出意見。如:「建言」、「建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組織。如:「架構」、「機構」、「結構」。
設想、規劃。如:「構思」、「虛構」、「構想」。
結成、造成。如:「構怨」。
作品。如:「佳構」。
搭蓋、建造。如:「構築」、「構屋結舍」。
皮亞傑(Jean_Piaget)認知發展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納入新訊息,也就是調適。這兩種歷程共同作用的結果,賦予個體具有更高的適應性。皮亞傑提出認知發展過程或建構過程有四個核心概念:認知結構(cognitive structure)與基模(schema,scheme)基模:個體運用與生俱來的基本行為模式,瞭解周圍世界的認知結構。基模有時也稱為認知基模。讓·皮亞傑將其視為為人類吸收知識的基本架構。組織(organization)與適應(adaptation)組織:指個體在處理其周圍事務時能統合運用其身體與心智的各種功能,達到目的的一種身心歷程。適應:在其理論中,指的是個體的認知結...
CIPP評鑑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考資料 CIPP評鑑模式CIPP評鑑模式是由史塔佛賓(Dr.Daniel Stufflebeam)所建構。CIPP 評鑑模式可分別列為四大部分,分別是背景評鑑(context evaluation)、輸入評鑑(input evaluation)、過程評鑑(process evaluation)和成果評鑑(product evaluation)四種評鑑的縮寫。整個模式是以背景評鑑來協助研究與評鑑目標的鎖定,再以輸入評鑑來修正整個研究計畫,過程評鑑的作用在於引導評鑑計畫的實施,最終成果評鑑的提出用以提供改進與考核決定的建議。...
智力三元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單位、類別、關係、系統、變換與推測等六個小類型。因此,人類的智力結構乃形成以內容、運作與結果三向度所建構而成的立方體,此立方體再由上述各個小類型分成4*5*6=120的小方塊。基爾福即以此架構設計了各種智力測驗驗證人類可能的智力結構因子。1977年基爾福又在內容層面中新增聽覺一個小類型,因此將智力結構因子擴展成5*5*6=150個。1988年基爾福又將運作層面的記憶因子,再分成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結果形成5*6*6=180個的智力結構模型。 流體與晶體流體與晶體(卡特爾與霍恩,Cattell& Horn):在智力...
敘事治療(narrative_therap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敘事治療之簡介2 基本假設3 治療歷程4 技術和程序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敘事治療之簡介Michael White 與 David Epston為敘事治療的代表人物。敘事治療屬於後現代治療取向,認為個人是根據外在系統的強勢故事來建構起生活的意義。敘事治療幫助當事人,從強勢故事中區分出自己的故事,重新建構個人的生活故事。 基本假設敘事治療的取向是合作取向、去病理化取向。敘事治療的人性觀認為個案有足夠能力、人生歷練、積極意願來產生新的行動智慧...
探究式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度。經由探究活動而學得的知識是「科學概念」而不是文字知識。  學生經由探究活動的過程,在腦海中一步步建構自己的概念體系。當越多活動被探究,學生的科學態度積極,科學方法的層次也提升,就會越有信心探討更多的活動。 探究式教學法的優點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建構知識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促進和他人溝通的技能 推廣探究式教學的困難點教師的認知與經驗不足:教師對實施探究式教學可能會有不正確的認知,因而使老師擔心無法預知結果,或不能控制教室的秩序及教學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建構、建造。如:「結廬」。唐.顧況〈閒居自述〉詩:「有山堪結屋,無地可容塵。」
多元文化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豐富性與多樣性,養成積極對待其他文化的態度,消除性別、種族、宗教、階級等偏見與歧視。其面向包括:知識建構、減低偏見、平等教育、內容統整、增能的學校文化。 多元文化課程目標多元文化教育主在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價值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進而充實知識及自我探究的能力,可透過四步驟循序完成:1. 自我文化意識:培養學生的自我概念,使其認同自己的文化。2. 多元文化意識:了解社會文化的多樣性,進而減低偏見及刻板印象。3. 跨文化能力:透過群際關係的了解,培養自我多元文化的觀點。4. 公民意識與責任:培養其社會行動力,使其付諸實行...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