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8.73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落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窮困潦倒而不得志。《史記.卷九七.酈生傳》:「好讀書,家貧落魄,無以為衣食業,為里監門吏。」《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身落魄,生計皆無。」也作「落拓」。
望眼欲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杜甫,字子美,唐河南鞏縣人,是唐代文學史上了不起的詩人。他自小好學,七歲便能作詩,二十歲後漫遊各地,於洛陽認識李白。杜甫客居長安十年,鬱鬱不得志,仕途失意而過著貧困的生活。安史亂後,杜甫投奔肅宗,任左拾遺,後因直諫被貶華州,不久棄官移居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旁,世稱「浣花草堂」。後來投靠劍南節度使嚴武,擔任檢校工部員外郎,後世因稱為杜工部。嚴武死,他失去憑藉,又再度過著流離顛沛的生活。後來他攜家離開四川欲投靠親戚,途中病卒於岳陽,享年五十八歲。有《杜少陵集》。這首〈寄岳州賈司馬六丈巴州嚴八使君兩閣老五十韻〉詩,是杜甫送好友賈至及嚴武的詩。當時賈至因事被貶岳州司馬,嚴武也因事被貶巴州刺史,杜甫藉此...
馬耳東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詩(據《全唐詩.卷一七八.李白》引)人生飄忽百年內,且須酣暢萬古情。君不能狸膏金距學鬥雞,坐令鼻息吹虹霓。君不能學哥舒橫行青海夜帶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吟詩作賦北窗裡,萬言不直1>一杯水。世人聞此皆掉頭,有如東風2>射3>馬耳。魚目亦笑我,請與明月同。驊騮拳跼不能食,蹇驢得志鳴春風。折楊皇華合流俗,晉君聽琴枉清角。巴人誰肯和陽春,楚地由來賤奇璞。黃金散盡交不成,白首為儒身被輕。一談一笑失顏色,蒼蠅貝錦喧謗聲。曾參豈是殺人者,讒言三及慈母驚。 〔注解〕 (1) 不直:沒什麼價值。直,通「值」,抵得上。 (2) 東風:春風。 (3) 射:吹掠。
笑容可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79∼251,字仲達,三國魏溫縣人。有雄才,多權變,文帝甚親重之,屢出師與蜀相諸葛亮相抗,使亮不能得志於中原,後以丞相執國政。其孫司馬炎終篡魏稱帝,建立晉朝,追尊為宣帝。 (2) 軍哨:軍隊中偵察巡邏的警戒人員,通常配置於主力部隊之前,負責偵察敵情。 (3) 孔明:諸葛亮(西元181∼234)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今山東省沂水縣)。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乃出。為人足智多謀,忠心耿耿。曾敗曹操於赤壁,佐定益州,使蜀與魏、吳成鼎足之勢。劉備歿,輔助後主劉禪,封武鄉侯。志在攻魏以復中原,乃東和孫權,南平孟獲,與魏長期爭戰,後鞠躬盡瘁,卒於軍中,諡號忠武。著有《諸葛武侯集》。 (4) ...
食前方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吃飯的食物擺滿一丈見方那麼廣。形容生活非常奢侈。《孟子.盡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數百人,我得志弗為也。」清.洪昇《長生殿》第二六齣:「尋常,進御大官,饌玉炊金,食前方丈,珍羞百味,猶兀自嫌他調和無當。」也作「方丈盈前」、「食味方丈」。
耀武揚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警世通言.卷一一.蘇知縣羅衫再合》:「徐能此時已做了太爺,在家中耀武揚威,甚是得志。」
垂頭喪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垂首喪氣。正是:總教掬盡三江水,難洗今朝一面羞。」 02.清.周亮工〈送汪舟次遊廬山序〉:「乃連不得志於有司,垂首喪氣,無以娛其老親。」 參考詞語︰喪氣垂頭注音︰ㄙㄤˋ ㄑ|ˋ ㄔㄨㄟˊ ㄊㄡˊ漢語拼音︰sàng qì chuí tóu釋義︰即「垂頭喪氣」。見「垂頭喪氣」條。 01.清.蔣士銓《臨川夢.第一九齣》:「不過是小聰明,刻鵠雕蟲,被幾個活窮鬼,弄得你喪氣垂頭休怨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俗稱得志、得意為「抖」。多含諷刺的意味。如:「靠著逢迎拍馬的技倆,沒幾年他便抖起來了。」《紅樓夢》第六○回:「你老把威風抖一抖,以後也好爭別的禮。」
海闊天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魏晉南北朝時,戰禍頻仍,人民生活朝不保夕,因此玄學盛行,崇尚出世無為的道家思想,以及神仙方術之說。在詩壇上則是盛行遊仙詩,許多知名的文人都曾經創作,如曹植、阮籍、郭璞等。這些遊仙詩或逃避現實,崇尚神仙,或藉著神仙之說以抒發自身不得志之鬱憤,對於神仙的居處和生活情態,均描寫得十分鮮活生動。在〈道士步虛詞〉一○首之中,庾信以「海闊」形容海上飄渺的仙山,用「天高」描寫懸於崑崙之巔的玄圃,景象十分高遠遼闊,亦象徵了神仙生活的自由自在、毫無拘束。後來「海闊天空」這句成語也許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心胸開闊、心情開朗,或形容無拘無束,漫無邊際的樣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得志、得到賞識。《史記.卷一二一.儒林傳.序》:「世以混濁莫能用,是以仲尼干七十餘君無所遇。」漢.王充《論衡.逢遇》:「吾仕數不遇,自傷年老失時,是以泣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