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4.67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飯千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淮陰侯韓信未得志時,曾受漂母贈飯療飢,後來以千金為報。典出《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後遂以一飯千金比喻報恩隆厚。明.湯顯祖《牡丹亭》第四九齣:「太史公表他,淮安府祭他,甫能勾一飯千金價。」
坎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人潦倒不得志。如:「半生坎坷」。《聊齋志異.卷一一.陳雲棲》:「移坐就榻,告愬坎坷,詞旨悲惻。」也作「埳軻」。
含沙射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四:「詩意言君子或死或貶,唯小人得志,深畏其含沙射影也。」
名落孫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范公偁《過庭錄》吳人孫山,滑稽才子也。赴舉1>他郡,鄉人託以子偕2>往,鄉人子失意3>,山綴榜末先歸。鄉人問其子得失4>,山曰:「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 〔注解〕 (1) 赴舉:趕赴考試。 (2) 偕:音ㄒ|ㄝˊ,共同、一起。 (3) 失意:不如意、不得志,指應考不中。 (4) 得失:成敗,此指考試結果。〔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大酒清話.孫山得解》(據《類說.卷五五》引)
瓦釜雷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小人得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比對、對照。《孟子.離婁下》:「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先聖後聖,其揆一也。」漢.桓寬《鹽鐵論.論菑》:「夫道古者稽之今,言遠者合之近。」
井底之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位,但尚有西州的隗囂和稱帝於蜀的公孫述,尚未平定。有一位後來被封為伏波將軍名垂千古的馬援,那時尚未得志,避亂有涼州。隗囂對他很敬重,拜他為綏德將軍,重要決策都和他商量。為了要打聽一下公孫述在蜀的情形,便派馬援前往。馬援和公孫述是同鄉,從小就很要好的。馬援以為這一次去看老朋友,一定可以握手歡敘,暢談一切了。誰知馬援到達以後,公孫述在殿前設了很多禁衛,召見了他,行過禮後,便請他到館舍住著,然後為他另裝衣冠,定了一個日期,召集了百官,盛設儀仗,在宗廟裡宴請他。馬援覺得他雖然禮節隆重,可是見到故人,用不到擺出皇帝的架子,所以心...
揚眉吐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韓朝宗是唐玄宗時的一名官員,因為曾任荊州長史,人稱「韓荊州」。他十分樂於提拔後進,經常向朝廷推薦有能力的年輕人,當時的讀書人都希望能進入他的門下,期盼有朝一日為朝廷所用。唐代有名的詩人李白也和其他人一樣,希望能受到韓荊州的重視,於是毛遂自薦,寫了封自我推薦的信給他,說韓公地位崇高,聲譽極佳,大家都以韓公的評價為用人標準,所以表明自己有心效力,希望韓荊州給他一個機會,讓他能夠「揚眉吐氣」,擺脫抑鬱許久的境況,有得志顯貴的一天。後來「揚眉吐氣」演變為成語,就用來形容擺脫長期壓抑後的暢快神情。
期期艾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9∼251),字仲達,三國魏溫縣人。有雄才,多權變,文帝甚親重之,屢出師與蜀相諸葛亮相抗,使亮不能得志於中原,後以丞相執國政。其孫司馬炎終篡魏稱帝,建立晉朝,追尊為宣帝。 (4) 鳳兮鳳兮:出自《論語.微子》,原文為「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鳳兮鳳兮」為疊句用法,意為「鳳啊!鳳啊!」〔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
不修邊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查為仁《蓮坡詩話》:「談半村,字敬業,吳下人,工詩賦。修書內殿,因事維繫,鬱塞不得志,往往發之詩歌間。以酒自娛,不修邊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