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0.34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因利乘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借著有利的情況辦事。《文選.賈誼.過秦論》:「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舊五代史.卷一二五.周書.王繼弘傳》:「若不因利乘便,以求富貴,畢世以來,未可得志也。」
雁塔題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朝新科進士於皇帝賜宴後,須前往長安慈恩塔題寫姓名。見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二一.王禹玉》。後比喻科舉中試,金榜題名。元.鄭光祖《㑳梅香》第三折:「你若是鳳墀得志,雁塔題名,可早來呵。」
小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品格卑劣的人。[例]小人得志
窮途潦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走投無路,失意不得志。如:「他的一生,稱得上是坎坷多蹇,窮途潦倒。」
齮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毀傷、毀壞。《史記.卷九四.田儋傳》:「且秦復得志於天下,則齮齕用事者墳墓矣。」
忍無可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9∼251),字仲達,三國魏溫縣人。有雄才,多權變,文帝甚親重之,屢出師與蜀相諸葛亮相抗,使亮不能得志於中原,後以丞相執國政。其孫司馬炎終篡魏稱帝,建立晉朝,追尊為宣帝。
東風射馬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直1>一杯水。世人聞此皆掉頭,有如東風2>射3>馬耳。魚目亦笑我,請與明月同。驊騮拳跼不能食,蹇驢得志鳴春風。折楊皇華合流俗,晉君聽琴枉清角。巴人誰肯和陽春,楚地由來賤奇璞。黃金散盡交不成,白首為儒身被輕。一談一笑失顏色,蒼蠅貝錦喧謗聲。曾參豈是殺人者,讒言三及慈母驚。 〔注解〕 (1) 不直:沒什麼價值。直,通「值」,抵得上。 (2) 東風:春風。 (3) 射:吹掠。
黷武窮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瓚仇怨益深。和尋得逃術還北,復為袁紹所留。瓚1>既累為紹2>所敗,而猶攻之不已,虞3>患其黷武,且慮得志不可復制,固不許行,而稍節其稟假4>。瓚怒,屢違節度,又復侵犯百姓。虞所賚賞典當胡夷,瓚數抄奪之。積不能禁,乃遣驛使奉章陳其暴掠之罪,瓚亦上虞稟糧不周,二奏交馳,互相非毀,朝廷依違而已。瓚乃築京於薊城以備虞。虞數請瓚,輒稱病不應。虞乃密謀討之,以告東曹掾右北平魏攸。攸曰:「今天下引領,以公為歸,謀臣爪牙,不可無也。瓚文武才力足恃,雖有小惡,固宜容忍。」虞乃止。 〔注解〕 (1) 瓚:公孫瓚(?∼西元199),字伯珪,東漢遼西令支人。曾令烏桓遠竄塞外,又鎮壓黃巾軍有功。後與袁紹相爭冀州,兵敗...
氣壯山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曾經擔任過宰相的秦檜,是主和派的頭目,因結黨專權而被罷職。趙鼎對他很警惕,曾經向人表示過,此人如果得志,我們就沒有立足之地。不料,後來秦檜又一次被任命為宰相。他知道高宗只想偏安江南而不真心抗金,便竭力唆使高宗與全國講和。趙鼎對他自然就反對。於是,秦檜經常在高宗面前說趙鼎的壞話,使高宗對他逐漸失去信任。後來,高宗終於將他貶到外地去當官。 趙鼎離京時,秦檜假惺惺地為他送行。但趙鼎並不領情,只是輕蔑地瞧了他一眼,拱拱手就走了。為此,秦檜更加忌恨趙鼎,將他越調越遠,最後貶謫到朱崖。趙鼎在朱崖住了三年,熟人都不敢去看望他,生活非...
白居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鎗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沈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敞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