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泉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黃泉、陰間。《晉書.卷七九.謝安傳》:「伏願陛下矜其所訴,霈然垂恕,不令微臣銜恨泉壤。」
王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王者的德行器度。《左傳.昭公十二年》:「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南朝宋.鮑照〈為柳令讓驃騎表〉:「方之微臣,彼安足齒,齊此而歸,懼塵王度。」
寄顏無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羞愧得無地自容。《晉書.卷七七.蔡謨傳》:「上虧聖朝棟隆之舉,下增微臣覆餗之釁,徨懼戰灼,寄顏無所。」
指日而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指日可待」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司馬光〈乞開言路狀〉(據《溫國文正司馬文集.卷四七》引)1>右臣昨在京師,伏蒙太皇太后不以臣愚疏無取,遣使訪以得失,豈惟微臣有千載一遇之幸,中外聞之,踊躍相慶,以為言路2>將開,下情得以上通,太平之期,指日可待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曾肇〈論內批直付有司〉。 (2) 言路:向朝廷進言的途徑。〔參考資料〕 宋.曾肇〈論內批直付有司〉(據《宋文鑑.卷六一》引)臣伏見陛下即位以來,更張政事,除民疾苦,開廣言路,收拔淹滯。每一令之出,內外無不驩呼相慶,以至。未明求衣,辨色臨朝,躬親聽斷,夙夜不懈。推今日欲治之心,為之不巳,太平之功,指日...
評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評論。明.羅貫中《風雲會》第二折:「微臣虞舜難學,不爭讓位在荒郊,枉惹得百姓每評詙。」也作「評跋」、「評泊」。
覆餗之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因力不勝任而壞事之罪。參見「覆餗之患」條。《晉書.卷七七.蔡謨傳》:「上虧聖朝棟隆之舉,下增微臣覆餗之釁,惶懼戰灼,寄顏無所。」
薄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人謙稱自己的面子或情分。《西遊記》第一○回:「此去若將此書付與他,他念微臣薄分,必然放陛下回來。」也作「薄面」、「薄臉」。
普碌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由於不停地滾動所發出的聲音。元.孔文卿《東窗事犯》第四折:「交秦□,□微臣,普碌碌推出獄門。」也作「撲簌簌」。
採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狩獵。元.鄭光祖《智勇定齊》第一折:「深沉林麓知何處,只在來朝採獵中。」《西遊記》第三○回:「主公,微臣自幼兒好習弓馬,採獵為生。」
差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爭持、爭執。元.鄭光祖《周公攝政》第一折:「臨至日若是上下交征,內外差爭,老微臣怎地施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