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48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風雨飄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辛苦構築巢穴的過程。末段則用了「譙譙」、「翛翛」、「翹翹」、「嘵嘵」數個疊字,描寫母鳥竭盡心力後的憔與朝不保夕的驚恐。母鳥自訴:「為了築巢,我的羽毛變得散亂枯焦,尾巴殘破得像是枯黃的稻草。但那窩巢在又高又危險的樹梢,被風雨吹打得搖搖晃晃,我內心無比恐懼,卻只能無助的哀叫。」此詩或有所寄託,今日已不可確知。後來「風雨飄搖」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時局動盪不安,極不穩定。出現「風雨飄搖」的書證如宋.鄭清之〈念奴嬌.楚天霜曉〉詞:「多少風雨飄搖,夫君何素,晚節應難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使得、使令。通「教」。唐.羅隱〈銅雀臺〉詩:「祗合當年伴君死,免交憔望西陵。」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二折:「我聽那先生說了這一會,交我也怕上來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憔、瘦弱。《文選.潘岳.楊仲武誄》:「爾舅惟榮,爾宗惟瘁。」《遼史.卷八一.蕭合卓傳》:「今形容毀瘁,恐陛下見而動心。」
韶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美好的光景。南唐.李璟〈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詞:「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不堪看。」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一○齣:「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深思熟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思熟慮」係由「深思」及「熟慮」組合而成。「深思」見於戰國楚.屈原〈漁父〉。屈原原任三閭大夫,懷王時遭人毀謗,被放逐於漢北,於是作〈離騷〉以表忠貞之心。後被頃襄王召回,但又遭讒言而流放江南,終因不忍見國家淪亡,懷石自沉汩羅江而死。〈漁父〉一篇描述屈原被放逐江南,遊於江河傍,吟詩唱歌,神色十分憔,一個漁父看到他,問道:「你為什麼到這裡來呢?」屈原答:「整個世界是那麼汙濁,所有人都迷迷糊糊,只有我一個人是清醒的,所以被放逐到這裡。」漁夫勸他說:「真正的聖人應該是可以順應大環境的,既然世間混濁,眾人皆醉,你不如就隨波逐流,與世浮沉;為什麼要『深思高舉』,而讓自己流放到此地?」意思就是在這樣的環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事後追恨。如:「悔恨」、「悔不當初」。唐.李頻〈春閨怨〉詩:「自怨愁容常照鏡,悔教征戍覓封侯。」宋.柳永〈蝶戀花.獨倚危樓風細細〉詞:「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
飢不擇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子.公孫丑上》1>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過千里者也,而齊有其地矣;雞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而齊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禦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於此時者也;民之憔於虐政,未有甚於此時者也。飢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孔子曰:「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五燈會元.卷五.丹霞天然禪師》、《五燈會元.卷一一.神鼎洪諲禪師》。〔參考資料〕 ■《五燈會元.卷五.丹霞天然禪師》訪龐居士,見女子靈照洗菜次,師曰:「居士在否?」女子放下菜籃,歛手而立。師又...
蓋棺論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杜甫〈君不見簡蘇徯〉詩(據《全唐詩.卷二二二.杜甫》引)君不見道邊廢棄池,君不見前者摧折桐。百年死樹中琴瑟,一斛舊水藏蛟龍。丈夫蓋棺事始定,君今幸未成老翁,何恨顦顇1>在山中。深山窮谷不可處,霹靂魍魎兼狂風。 〔注解〕 (1) 顦顇:音ㄑ|ㄠˊ ㄘㄨㄟˋ,即「憔」。憂愁、困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生病、患病。如:「她病了三天,變得相當憔。」《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軍人有病疽者,吳起跪而自吮其膿。」清.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銓每病,母即抱銓行一室中,未嘗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憔、瘦瘠。《荀子.修身》:「安燕而血氣不惰,勞倦而容貌不枯。」《後漢書.卷四五.袁安傳》:「魂魄飛揚,形容已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