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街談巷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流人物的興衰起落,並褒貶品評其善惡得失。後來「街談巷議」被用來指大街小巷中的談說議論,而且一般用於指稱民間的輿論,如:唐代范攄〈雲溪友議序〉文中提到一句俗諺:「街談巷議,倏有裨于王化。」就是說一般民間的輿論有助於君王的施政。
花天酒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花天酒地」中的「花」指的是在聲色場所中執業的女子,整個詞語現多用來形容沉湎於酒色的生活,但在古典文獻中,則見有用以指稱在美好的環境中飲酒作樂。如在清人捧花生的《秦淮畫舫錄》中,描述一位佳麗高桂子的情事時說道:「兩心稱契好,花天酒地,要誓良殷,各有終焉之志。」這裡是說高桂子與她心儀的對象,彼此情投意合,在詩情畫意的情景中飲酒作樂,兩人都是情深意重,想要互許終身。但後來「花天酒地 」的語義轉變,被用來形容縱情聲色場所中荒誕腐化的生活,例如清代小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九回:「上海是個花天酒地的地方。」則是說上海這個地方充滿了聲色場所,充滿了誘惑。而這個語義也是現在一般所使用的。
回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火神名。古人吳回、陸終二人,為火神祝融之官,因以「回陸」稱火神,後人寫作「回祿」,亦用以指稱火災。[例]這間民宅慘遭回祿,不到半小時,所有東西都付之一炬。
沿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沿襲和變革。指稱事物變遷的過程。南朝陳.徐陵〈與齊尚書僕射楊遵彥書〉:「至于禮沿革,刑政寬猛,謳歌已遠,萬舞成風。」《隋書.卷二.高祖紀下》:「自古哲王,因人作法,前帝後帝,沿革隨時。」也作「沿改」。
勒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命令方式強制別人遵從。《三國演義》第二回:「次日,督郵先提縣吏去,勒令指稱縣尉害民。」《老殘遊記二編》第六回:「我對你說罷,我不是勒令要你出家。」
傳神阿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阿堵,六朝及唐人常用的指稱詞,相當於這、這個。晉朝顧愷之善畫人像,有時畫好的人形間隔數年還不點上眼睛。因為他認為人物的神情意態,就在這對眼睛上。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巧藝》:「四體妍蚩,本無關於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故後世以傳神阿堵表示繪畫生動逼真,能充分表現事物的神情意態。
語意記憶系統,貯存對一般知識的事實與概念的記憶,是個體對世界所累積的知識方面的訊息。心理學家Tulving認為它是心理的百科全書,是個體人對於事物所擁有的組織化知織,包括文字、其他語文符號與其意義,以及它們所指稱的對象之間的關係,以及操弄這些符號、概念與關係的規則、公式與演算法。其目的是幫助瞭解周遭環境。語意記憶是指被組織起來的一般知識,存在於個體腦中相當穩固的知識結構,包括關於字詞知識,也包括許多不易用詞語表達的已知事物。例如腦中儲存關於各種動植物以及人造物體等知識,都屬於語意記憶 •所有的記憶最初都是以情節記憶的形式...
單親家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987)認為單親家庭是指一個家庭妹有若干子女,然而只有一名家長。而社會工作辭典(1990)的定義指稱,「單親家庭」是指由父親或母親與其未婚子女組成的家庭。在國內對單親家庭的定義之中,並未如國外學者一般著重於婚約與法律之間的關聯,而在父母輩只強調「單一家庭」而非「雙親家庭」的特質,單親子女則僅說明為未婚,但並未對子女的年齡加以界定。(註2) 參考書目註1: 郭靜晃、吳幸玲著,《臺灣社會變遷下之單親家庭困境》註2: 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臺北:空大。
邏輯實證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邏輯實證主義背景邏輯實證主義這一名稱乃是1931年A.E Blumberg and Herbert Feigl首先用以指稱維也納學派的哲學思想。後來這一名稱也包括了其他分析哲學的形式,把繼承羅素(Russell)、摩爾(Moore)、維地根斯坦(Wittgenstein)在劍橋大學所倡導的分析哲學的弟子們的思想,以及一派青年在牛津大學提倡的語文分析運動的主張,也稱為邏輯實證主義。論點理論立場或旨趣包含三個矢的和面相,這即是經驗主義、語言分析和反形上學。前兩個項目可以放在一起說,涉及命題、意義、實證這幾個概念。先說命題的意...
學習動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習動機目錄1 定義2 歷程2.1 教學上的運用3 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定義所謂動機,是只維持個體活動,維持已引起的活動,使該一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內在歷程或是內在原因,簡單來說,就是做某件事的原因為和,那個促使他去行動的動力,而現在加上學習兩個字,此時他的主詞是教師,因此是指稱當教師在實施教學活動的時候,能夠引發學生進行學習活動,並促使該活動的進行朝向教師一開始所設定的目標方向。 歷程此名詞之所以要如此定義,乃是在於唯有如此的說法,才能夠將學生與教師的教學做一連結,促使學生進行學習。唯有當學生願意跟隨著老師的循循善誘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