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24.14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鶯鶯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張生負心薄悻之不該了! 崔鶯鶯作者筆下的崔鶯鶯總予人神秘之感,神秘之處在於她的出場,以及她飄忽難以捉摸的某些舉止。故事一開始崔母要求她出來見張生,她卻「久之,辭疾。」推病不肯出來見客;後來崔母發怒,她才「久之,乃至。」出來見客時卻故作不在意:  常服悴容,不加新飾,垂鬟接黛,雙臉銷紅而已。她故意穿著日常服飾不盛裝見客,也不刻意打扮,乃是因其性格「貞慎自保」,以禮教自守,雖然對救她全家一命的張生不無好奇之心,卻不失端凝之態,對母親的強迫表現出:  凝睇怨絕,若不勝其體者。所表露出來的幽怨之態,更是惹人憐愛!而面對張生的言...
喜怒無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緒變化不定,令人難以捉摸。《魏書.卷七三.楊大眼傳》:「然征淮堰之役,喜怒無常,捶撻過度,軍士頗憾焉。」《紅樓夢》第二七回:「他兄妹間多有不避嫌疑之處,嘲笑不忌,喜怒無常。」
飄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忽隱忽現,捉摸不定。[例]她的心情飄忽不定,令人難以捉摸
虛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真實、無法捉摸的。[例]濃霧中的景象看起來虛幻縹緲,有如仙境一般。
李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碩士。1983年,李昂以「殺夫」獲得聯合報中篇小說首獎,「殺夫」以台灣農村生活為背景,探討人性的不可捉摸,尤其著眼於人與獸之間的掙扎,寫作手法細膩而深刻,無論人物造型或是情節結構,都有獨到之處。由於內容聳動,「殺夫」發表時,引起正反兩方的極度爭議,作者也因此廣受矚目。李昂的小說多半以兩性關係入手,深入探討婦女的命運、人性的解放及其與社會文化道德的關係等問題。作品具有強烈的西方現代意識,被視爲臺灣「新世代」代表作家,著名作品有《殺夫》、《暗夜》、《迷園》、《鹿港故事》等,李昂的小說被翻譯成英、德、日等多種語言,是台灣受國際...
捻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代咸豐、同治年間(西元1852~1868)發生於北方的民間動亂事件。原為安徽、河南一帶的鄉民點燃油紙捻玩龍戲來驅疫避災,久而聚結成為盜匪,勢力擴大至北方數省。首領為張洛行、張宗禹、賴文光,與太平軍互相聯絡照應,行蹤飄忽難以捉摸。同治六年(西元1866)分為東、西二股。西捻為左宗棠、李鴻章所平定,東捻則滅於曾國藩。
有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偶爾。[例]他對人有時很熱情,有時又很冷淡,個性實在難以捉摸
彎彎曲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不率直,胸有城府。如:「他說話行事總是彎彎曲曲的令人難以捉摸。」
捉迷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言語、行為拐彎抹角,故意使人難以捉摸。如:「你到底想做什麼,直說好了,別跟我捉迷藏!」也稱為「躲迷藏」。
晚成大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大器晚成」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大器晚成」一語出於今本《老子》第四十一章,在這一章中,提到「道」的境界不易知、不易行,所以一般俗士聽到「道」,就大笑起來,就是因為它難以捉摸。為了解釋「道」,老子用「大方」、「大器」、「大音」、「大象」來作比喻。這些都是「道」的象徵。「道」是什麼?它就像最圓融的空間,根本不是人為角度所能衡量;它也像最貴重的器物,需要長時間製作,所以修道之人需要長時間的修練;它也像天籟般的聲音一樣,不是言語或樂器所能表現的;它也可以說是無形,不是人力所能覺察的。後來就從這裡演變出「大器晚成」這句成語,用來比喻卓越的人才,往往成就較晚。這是根據後世傳本的《老子》演變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