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0.93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代間移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間移轉(intergenerational transfer)係指不同世代間透過家庭的機制在不同時期在決定資源的分配、使用與轉移,其中包括在子、女成長時期,父、母對子、女的養育、教育投資等,用以確保其日後社經地位,以及父、母老年時其子、女對父、母透過金錢援助或同居共食等方式所實行的資源逆轉。透過家庭內的代間資源移轉,社會得以保障相對弱勢的無市場生產力世代的生命延續,在社會福利不發達,社會無力照護的時代此項功能尤為重要。註1目錄1 家庭中代間資源轉移方式與社會制度關係1.1 傳統農業社會1.2 工業化前期1.3 現代社會...
人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關愛人類生命及關懷人性的道德理念。[例]基於人道的考量,全世界共同發起一項援助飢民的賑災活動。
台北市立大安高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市高工。是全台頂尖的高職學校之一也是大台北地區高職的第一志願。1955年初級部停止招生,並接受美國援助,更新設備,實行單位行業訓練課程。1958年正式改名為「臺北市立高級工業職業學校」。1965年因臺北市改製為院轄市,原辦理「臺灣省立臺北第二高級工業職業補習學校」,改名為「臺北市立高級工業職業學校附設高級工業職業進修補習學校」。1976年奉臺北市教育局-{准}-開始招收女生,以配合就業市場的需要。1979年開始辦理建教合作班。1981年9月1日奉臺北市教育局冠以臺北市行政區名,改為「臺北市立大安高級工業職業學校」。19...
鉅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數目極大的金錢。[例]企業界捐出鉅款,援助災區居民進行重建工作。
接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救濟、周濟、援助
亟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迫切等待。如:「這個低收入家庭突生變故,亟待善心人士的援助。」
扶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幫助、援助。《漢書.卷九○.酷吏傳.嚴延年》:「其治務在摧折豪彊,扶助貧弱。」《水滸傳》第六○回:「小可今日權居此位,全賴眾兄弟扶助,同心合意,同氣相從,共為股肱,一同替天行道。」
冷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南斯拉夫雖是共產國家,但始終拒絕蘇聯的統治。而西方陣營包括美國和受到美國馬歇爾計畫(註2.)經濟援助的歐洲國家。西元1949年,北大西洋組織成立。此一軍事同盟把美國、加拿大和西歐國家聯合在一起,並允許美國在歐洲部署核子武器。西元1955年,東方陣營藉由華沙公約(註3.)組成軍事同盟。歐洲從此分裂,除了瑞典和瑞士仍舊保持中立外,每個國家必須餐與這兩大陣營之一。 經過所謂的冷戰,是指美國及蘇聯間從未正面衝突,而是經由其他國家所造成的戰爭。兩國第一個對抗地區在歐洲,西元1948年,蘇聯威脅柏林,危機導致隔年德國分裂為兩個政...
越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胡志明領導的越南獨立同盟會趁日本投降的機會,趁機建立政權。但是另一方面,原殖民國法國為重新統治越南,於西元一九四六年起和越共爆發戰爭。在法國戰敗的情況下,一九五四年法、越簽訂停戰協定,在日內瓦會議決定沿北緯十七度劃越南為南、北兩部,北越由共產黨領導的越南民主共和國(簡稱北越)統治;南越則於一九五五年由吳廷琰成立越南共和國(簡稱南越)。分治的局面並不穩定,北越不斷派遣軍事人員南下進行煽動與武裝顛覆。一九六○年南越共產勢力組成「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整合南方各種反抗力量,從事游擊戰。美國為防止共產主義散播,持續擴大軍事介入,高峰時期有超過五十萬美軍在越南作戰,雖損失慘重卻始終無法得勝,國內反戰情緒因而高漲。一九七三年各方在巴黎簽署停戰協約,美軍從南越撤出,由南越軍隊承擔作戰任務。一九七五年四月三十日,南越政府投降,南、北越復歸統一。
旁觀者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是一個社會心理學術語,在緊急情況下,個體在有人在場時,出手幫助的可能性降低,援助的幾率與旁觀者人數成反比。換句話說,旁觀者數量越多,他們當中任何一人進行援助的可能性越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