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虛無縹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虛幻渺茫,不可捉摸。唐.白居易〈長恨歌〉:「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紅樓夢》第一一三回:「想到莊子上的話,虛無縹緲,人生在世難免風流雲散,不禁的大哭起來。」也作「虛無飄渺」、「虛無縹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吳語。表示事情已經發生。同「了」。《海上花列傳》第一回:「比仔從前省得多哉。」
海枯石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àn sōng kū釋義︰猶「海枯石爛」。見「海枯石爛」條。 01.元.薩都拉〈過桐廬〉詩:「碧桃海上開多少,幾度春風長瑤草。白雲滿地不歸來,石爛松枯天地老。」 參考詞語︰石爛江枯注音︰ㄕˊ ㄌㄢˋ ㄐ|ㄤ ㄎㄨ漢語拼音︰shí làn jiāng kū釋義︰猶「海枯石爛」。見「海枯石爛」條。 01.《明史.卷一七一.王驥列傳》:「石爛江枯,爾乃得渡。」 參考詞語︰石爛海枯注音︰ㄕˊ ㄌㄢˋ ㄏㄞˇ ㄎㄨ漢語拼音︰shí làn hǎi kū釋義︰即「海枯石爛」。見「海枯石爛」條。 01.《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四》:「你若執迷不從,憑你石爛海枯,此中不可復出了。」
目瞪口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ㄉㄥˋ漢語拼音︰kǒu dāi mù dèng釋義︰即「目瞪口呆」。見「目瞪口呆」條。 01.《海上花列傳.第六○回》:「鶴汀著了急,口呆目瞪,不知所為。」
縹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高遠隱忽而不明。唐.白居易〈長恨歌〉:「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明.葉憲祖《易水寒》第二折:「縹緲層臺,勢凌空列星堪摘。」也作「漂渺」、「飄眇」、「飄渺」、「飄緲」、「瞟眇」、「縹眇」、「縹渺」。
體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整齊、好看。《海上花列傳》第二三回:「蠻體面個二少爺,難看俚阿好出來做人?」
見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吳語。指有限。《海上花列傳》第一七回:「來裡做倌人辰光,就算耐有本事,會爭氣,也見諒得勢。」
海闊天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魏晉南北朝時,戰禍頻仍,人民生活朝不保夕,因此玄學盛行,崇尚出世無為的道家思想,以及神仙方術之說。在詩壇上則是盛行遊仙詩,許多知名的文人都曾經創作,如曹植、阮籍、郭璞等。這些遊仙詩或逃避現實,崇尚神仙,或藉著神仙之說以抒發自身不得志之鬱憤,對於神仙的居處和生活情態,均描寫得十分鮮活生動。在〈道士步虛詞〉一○首之中,庾信以「海闊」形容海上飄渺的仙山,用「天高」描寫懸於崑崙之巔的玄圃,景象十分高遠遼闊,亦象徵了神仙生活的自由自在、毫無拘束。後來「海闊天空」這句成語也許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心胸開闊、心情開朗,或形容無拘無束,漫無邊際的樣子。
如願以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韓愈〈新修滕王閣記〉(據《全唐文.卷五五七.韓愈》引)愈少時,則聞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有瑰偉絕特之稱。及得三王所為序賦記等,壯其文辭,益欲往一觀而讀之,以忘吾憂。繫官於朝,願莫之遂。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陽,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過南昌而觀所謂滕王閣者。其冬,以天子進大號,加恩區內,移刺袁州。袁於南昌為屬邑,私喜幸自語,以為當得躬詣1>大府,受約束於下執事2>,及其無事且還,倘得一至其處,竊寄目償所願焉。 〔注解〕 (1) 躬詣:親自到那裡。詣,音|ˋ,至。 (2) 執事:供使喚差遣的人。
逐臭之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呂氏春秋.孝行覽.遇合》遇合也無常。說,適然也。若人之於色也,無不知說美者,而美者未必遇也。故嫫母執乎黃帝,黃帝曰:「厲女德而弗忘,與女正而弗衰,雖惡奚傷?」若人之於滋味,無不說甘脆,而甘脆未必受也。文王嗜昌蒲菹,孔子聞而服之,縮頞而食之,三年然後勝之。人有大臭者,其親戚、兄弟、妻妾、知識1>無能與居者,自苦2>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說3>其臭者,晝夜隨之而弗能去4>。說亦有若此者。 〔注解〕 (1) 知識:相識的朋友。 (2) 自苦:自己感到很苦惱。 (3) 說:音ㄩㄝˋ,喜悅,同「悅」。 (4) 去:離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