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16899 收藏人次:397242
始。《爾雅.釋詁》:「,始也。」
1.表示疑問或反問的語氣。如:「何足道!」《詩經.邶風.北門》:「天實為之,謂之何?」《孟子.滕文公下》:「陳仲子豈不誠廉士?」
2.表示驚嘆的語氣。如:「大中華!」。《文選.宋玉.風賦》:「快此風!寡人所與庶人共者邪?」唐.李白〈古風〉詩五九首之三:「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
3.表示悲哀的語氣。如:「嗚呼哀!」
4.表示肯定的語氣。《左傳.宣公十一年》:「對曰:『猶可辭乎?』王曰:『可。』」
5.吳語。表示事情已經發生。同「了」。《海上花列傳》第一回:「比仔從前省得多。」
得其所     
瀏覽人次:8416 收藏人次:279299
得到合適的棲身處所。後用以形容安恬、適意或形容稱心如意、得意自在的樣子。語出《孟子.萬章上》:「昔者有饋生魚於鄭子產,子產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則洋洋焉,攸然而逝。』子產曰:『得其所!得其所!』」也作「得其所」。
嗚呼哀     
瀏覽人次:8297 收藏人次:268641
1.表示哀痛的感嘆詞。《禮記.檀弓上》:「魯哀公誅孔丘曰:『天不遺耆老,莫相予位焉嗚呼哀!尼父。』」也作「於呼哀」。
2.借指死亡。《初刻拍案驚奇》卷二:「程金便一把叉住喉嚨,叉得手重,口又不得通氣,一霎嗚呼哀了。」《老殘遊記》第一五回:「誰知這個女婿去年七月感了時氣,到了八月半邊就一命嗚呼哀死了。」
    
瀏覽人次:5100 收藏人次:110608
形容從容自得,悠閒自在。《詩經.小雅.采菽》:「優,亦是戾矣。」《文選.潘岳.秋興賦》:「優,聊以卒歲。」
    
瀏覽人次:4170 收藏人次:235875
1.思之不已的樣子。《詩經.周南.關雎》:「窈宨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輾轉反側。」
2.比喻悠閒自得。如:「都快考試了,她還悠的晃來晃去,一點也不緊張。」
    
瀏覽人次:4030 收藏人次:401126
悠閒自在的樣子。如:「他悠地在公園中閒逛,享受冬天溫暖的陽光。」
    
瀏覽人次:2882 收藏人次:0
稱讚的感嘆辭。《左傳.昭公十六年》:「宣子曰:『善!子之言是。』」《西遊記》第一回:「善!善!我等明日越嶺登山,廣尋些果品。」
    
瀏覽人次:2526 收藏人次:0
1.表示悲傷或痛惜的感嘆詞。《禮記.檀弓下》:「哀!死者而用生者之器。」《孟子.告子上》:「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三國魏.曹植〈三良詩〉:「黃鳥為悲鳴,哀傷肺肝。」
2.稱人死。含有戲謔的意味。如:「沒想到他竟哀了。」
於呼哀     
瀏覽人次:1401 收藏人次:0
表示悲傷的感嘆詞。多用於祭文。《詩經.大雅.召旻》:「於呼哀!維今之人,不尚有舊。」《荀子.樂論》:「亂世惡善,不此聽也。於乎哀!不得成也。」也作「嗚呼哀」。
何足道     
瀏覽人次:1142 收藏人次:108457
有什麼好說的、不值得說。含有輕視的意思。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一五.杜牧之》:「若使人一覽而意盡,亦何足道!」元.尚仲賢《單鞭奪槊》第三折:「這廝剷馬單鞭,量你何足道。」亦用以作謙虛之詞。如:「曲曲小事,何足道,你就不必這麼多禮了。」《三國演義》第二五回:「操曰:『將軍真神人也!』」關公曰:『某何足道!吾弟張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