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20.09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仰不愧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抬頭不會愧對上天。比喻問心無愧。《孟子.盡心上》:「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唐.韓愈〈與孟尚書書〉:「仰不愧天,俯不愧人。」
昂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抬頭挺胸、無所畏懼的樣子。[例]做事只要腳踏實地、無愧於心,無論身處何時何地,都可昂然而立。
惠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探討的偉大先驅。並且,“歷物之意”的那些命題,不僅是才氣橫溢的哲學議論,而且是思想深邃的名理分析。它無愧為古代邏輯學的重要典籍。在中國邏輯史上,“以善辯為名”的惠施同時是以“善譬”著稱於世。 “善譬”是他善於用“譬”的形式進行邏輯類推。惠施為善譬下定義:“以其所知,諭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惠施的“善譬”絕不限於純學術領域,更主要用來論證自己的政治觀點,同時可以反駁對方的觀點。惠、莊“濠梁之辯”世稱妙諦,素為邏輯學家所注意。惠施言行散見於《莊子》《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等書。
輩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親族或世交中長幼的次序。如:「論輩分,由您入上座,當之無愧。」《官場現形記》第二五回:「黑大叔又回過臉兒朝賈大少爺説道:『你父親叫我大叔,你是他兒子,怎麼也叫我大叔,只怕輩分有點兒不對罷?』説完,哈哈大笑。」
霓裳羽衣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霓裳羽衣曲》即《霓裳羽衣舞》,是唐代大曲中法曲的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直到現在,它仍無愧於音樂舞蹈史上的一個璀璨的明珠。  《霓裳羽衣曲》約成於公元718~720年間,關於它的來歷,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是說唐玄宗登三鄉驛,望見女兒山(傳說中的仙山),觸發靈感而作;第二種說法則是根據《唐會要》記載:天寶十三年,唐玄宗以太常刻石方式,更改了一些西域傳入的樂曲,此曲就是根據《婆羅門》曲改編;第三種則折衷前兩種說法,認為此曲前部份(散序)是唐玄宗望見女兒山後悠然神往,回宮後根據幻想而作;後部份(歌和破)則是他根據西涼節...
衾影無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北齊.劉晝《劉子.卷二.慎獨》:「獨立不慚影,獨寢不愧衾。」比喻為人光明磊落,獨處時亦問心無愧。《官場現形記》第二○回:「我們講理學的人,最講究的是慎獨工夫,總要能夠衾影無慚,屋漏不愧。」
雍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建帝王中作一比較,也許可以看的更清楚,若說雍正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比較傑出的帝王之一,雍正應是當之無愧的。參考資料:http://www.chibs.edu.tw/publication/grad-th/65/65-2.htm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B%8D%E6%AD%A3%E5%B8%9D
動心駭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州策名不少,並欲各率毫釐,少申景慕。斯文之託,歷選惟疑,必待文蔚辭宗,德僉茂履,非高明而誰?豈能騁無愧之辭,詶式瞻之望。吾西州窮士,一介寂寥1>,恩周榮譽,澤遍衣食,永惟道廕,日月就遠2>,緬尋遺烈,觸目崩心。常謂福齊南山,慶鍾仁壽,吾儕小人,貽塵帷蓋。豈圖一旦遂投此請。 〔注解〕 (1) 一介寂寥:一名默默無聞之人。寥,音ㄌ|ㄠˊ。 (2) 日月就遠:時間消逝。
修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將意念適切的表達為語文。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祝盟》:「凡群言發華,而降神務實,修辭立誠,在於無愧。」
天地良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問心無愧,正大光明。如:「天地良心!我從來就沒有拿過你的東西。」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