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234.3782 ms
共 1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言行一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的和做的相符合。宋.文天祥〈西澗書院釋菜講義〉:「凡所言自相掣肘,矛盾者多矣!力行七年而後成,然則元城造成一個言行一致,表裡相應。」也作「言行若一」。
|
文不對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章內容和題目不相符合。※語或出清.宣鼎《夜雨秋燈錄三集.卷二.科場》。後亦用「文不對題」指話語與話題不符。
|
徒有虛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空有名聲,名與實不相符合。《三國演義》第九五回:「徒有虛名,乃庸才耳!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誤事!」《老殘遊記》第七回:「在嵩山少林寺學棒,學了些時,覺得徒有虛名,無甚出奇制勝處。」也作「徒負虛名」、「徒有其名」。
|
人如其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的聲名與實際情形相符。如:「久聞仁兄大名,今日一見果真人如其名。」
|
切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符合、相符、吻合
|
假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事物本質不相符的虛偽表象。如:「近來房地產的交易看似又活絡起來,其實那只不過是財團炒作的假象。」
|
墨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他比較自覺地、大量地運用了邏輯推論的方法,以建立或論證自己的政治、倫理思想。墨子最早提出名實必須相符的思想。他還在中國邏輯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辯、類、故等邏輯概念。在《耕柱篇》中,要求"能談辯者談辯",並要求將"辯"作為一種專門知識來學習。他在反駁別人的觀點時常說"子未察吾言之類,未明其故也",並把"無故從有故",即沒有理由的服從有理由的作為辯論的原則。墨子的"辯"雖然統指辯論技術,但卻是建立在知類(事物之類)明故(根據、理由)基礎上的,因而屬於邏輯類推或論證的範疇。墨子所說的"三表"既是言談的思想標準,也包含有推理論證...
|
春花秋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春華秋實」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崔駰(?∼西元92),字亭伯,東漢安平人。年少時便與班固、傅毅齊名,學問淵博,擅長文章。由於致力研讀典籍,因此並不汲汲於追求仕宦。當時即有人譏諷說崔駰此人性格太過沈靜,少與人互動,日後恐怕會有名聲與才能不相符合的情況。崔駰於是寫下〈達旨〉來表白自己的心境。文中先提起一段時人勸進投入仕宦生活的話,其中就引錄《易經》的話說:「聖人備置實物是要讓人使用」。又說「功業尊高盛大,然後可以受人觀仰,而後才能上下交相融合。」天地萬物遵行自然的規律,陰陽自有定則。就如同春天開花,秋天才能收成其果實,有始有終,才有實質的收穫。後來「春華秋實」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
|
應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預言或預感與後來發生的事實相符。[例]沒想到他當初說的話果然應驗。
|
性別刻板印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別之間的差異,可能落為不精確、周全的判斷。而人們在評價他人或自我表現時,時常受此影響,認同和刻板印象相符的行為,將之視為常態,甚至進而強化刻板印象,而對於不符合印象的行為,則是為另類、異端,且不會因此而改變原有的性別刻板印象,由此可知,性別刻板印象會限制、窄化個人對於事實真相的獨立認識、判斷。性別特版印象對於性別有其相當的約束,甚至是控制力量,當人順應而表現出符合刻板印象的行為,被社會接受的同時,個人的自我實現可能就會受到侷限,反之,反抗則必須面對社會大眾的排斥。 印象整飾(impression management)印...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