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28.12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應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預言或預感與後來發生的事實相符。[例]沒想到他當初說的話果然應驗。
名實相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稱或名聲與實際一致。漢.曹操〈與王修書〉:「君澡身浴德,流聲本州,忠能成績,為世美談,名實相副,過人甚遠。」《明史.卷一六四.黃澤傳》:「科舉所以求賢,必名實相副,非徒誇多而已。」也作「名實俱副」、「名實相符」、「名實相稱」。
聲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說話時的聲音及容態。宋.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至於臨大事,決大議,垂紳正笏,不動聲色。」《紅樓夢》第四九回:「再審度黛玉聲色亦不似往時,果然與寶釵之說相符。」
雙重系統組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牽動,但必同時出現並行,才能維持系統的穩定。(註2) 專業系統此系統經由魏克所提出的鬆散結合系統較為相符,其意義為,在此系統下的成員彼此的依賴程度低,各自保有其工作的獨立自主性,也因此可以在其專業工作內擁有最大的自主權,然而也需要負起自我工作內容的責任,通常這種系統存在於較高專業性質的組織當中,例如:學生、醫院、法庭等等,其升遷方式則由此系統下的專業評估作為升遷標準,亦不影響行政系統的升遷。 範例此處舉醫院為例子,作為此系統的範例,當我們進到醫院的時候,其實需要兩種作,其一為到櫃檯辦理掛號、或是詢問的事務,此時所接洽的通...
徒負虛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空有名聲,而無內涵。指名聲與事實不相符合。也作「徒有其名」、「徒有虛名」。
躁鬱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來看則為42% vs. 11%。各種躁鬱症總的遺傳可能性是0.71。[4]這與單相抑鬱症(憂鬱症)相符合。如果將單相抑鬱症和雙相躁鬱症的發病率一同加進來觀察,其發病一致率為67%(同卵)和19%(異卵)。[5]與同卵雙生子(同卵雙胞胎)相比,異卵雙生子(異卵雙胞胎)相對較低的發病一致率可說明「相同的家庭環境對於是否造成此類疾病之影響是有限的。」五、躁期與鬱期(一)躁期在「躁期」(manic episode),患者會產生極度愉悅的情緒,這樣的情緒可能被當事人形容為興奮的、有活力的、滿足的、狂喜的、衝動的……等等。除此之外...
失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指一個物體、影像、聲音、波形或其他形式資訊,與原有形狀或其他特徵不完全相符的現象。也稱為「畸變」。
名實不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曰:『必也正名乎!』」又言︰「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就是孔子強調要辨正名義,使名實相符,如此一來,做事才會成功。在所引典源《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中,王莽為了篡奪漢室,所以千方百計地為自己鋪路。他任宰衡、太傅、大司馬,先掌握朝中的實權。但是有實權,而無名義,容易遭人非議。所以他上書太后,認為自己身為宰相,統領朝廷百官,卻沒有象徵身分的印信,顯得名實不副,因此請太后授他宰相印章,這樣才能名副其實。後來「名不副實」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空有虛名,不合實際。出現「名不副實」的書證如三國魏.劉劭《人物志.效難》:「中情之人,名不副實,用之有效,故名由眾退,而實從事章。」
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校」,後因響應政府作育英才之宗旨並配合社會實際需要,於是規劃增科以培育各項醫事人才。為求校名與學科相符,乃於民國六十年五月奉教育廳教二字第0二七七三一號函,核准更名為「私立仁德高級醫事職業學校」。由於政府技職教育理念的提昇,本校優良之教育環境及教學設施,得以獲教育部肯定,於民國八十八年七月奉教育部教三字第一一九四八七號函,正式升格為「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民國五十九年八月奉教育廳教三字第0九0五五號函,核准增設「護理助產合訓科」。民國六十一年奉教育廳教三字第0三七二0二號函,准予增設「醫事檢驗科」。民國六十九年復奉教...
興高彩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辭采峻切犀利;西晉潘岳性情輕浮思想敏捷,所以文章流暢幽美。由此類推出,人的性情和寫出來的文章風格是相符的。後來「興高采烈」被用來形容興致勃勃,情緒熱烈的樣子。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