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1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搪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敷衍了事、塞責應付。參見「唐塞」條。《西遊記》第四五回:「這先兒只好哄這皇帝,搪塞黎民,全沒些真實本事。」《文明小史》第六回:「現在依我的愚見,碰著有錢的,就放鬆些;碰著沒有錢的,就拿他兩個來搪塞搪塞,也卸我們的干係。」
每下愈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例子做比喻,主要是要讓東郭子了解:「道」是無所不在的,愈是從低微的事物上去推求,就愈能看出「道」的真實情況。「每下愈況」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後來用於比喻情況愈來愈壞。要了解這句成語須從《莊子》原文了解起,較為不易,所以後來有人從字面推測其義,更進而將成語改成「每況愈下」,雖屬訛用,但已成俗,備載於此,以供參考。
師心自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周是戰國時候的思想家之一,其人生觀崇尚自然無為,逍遙自得,而政治觀則主張無為而治,與老子同為道家思想的宗師,著有《莊子》一書。這篇〈齊物論〉主要在表達莊子的宇宙觀及其對人、事、物的認知。莊子認為不論萬物外在的環境和形式如何變化,都有一個真實的力量在主宰著萬物,不會隨著外在的變遷而增減。人一出生下來,就是稟受著自然的變化,但是人卻執著於自我,與外物互相摩擦、衝撞;到處奔走馳驅,終身勞苦忙碌而疲困,卻不能停止,甚且不知道自己的歸宿何在,這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嗎?人生在世,難道都是這樣的昏昧、糊塗嗎?人類所以如此昏昧的原故,就在於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成見作為評判是非的標準,所有的是非都是因為人先入為主...
不折不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足的形容非常真實而恰如其分。[例]他真是個不折不扣的豪傑。
真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真實而誠懇。如:「經過患難,便可看出人與人之間真摯的友誼。」
正襟危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誼說他曾經聽說,古代的聖人如果不在朝廷當官,就一定置身於醫生或卜者的行列,他想去找卜者來驗證這句話的真實性。兩人來到市集,在占卜的店鋪中遇到閒坐的司馬季主。席中,司馬季主講述天地自然運行規則,和陰陽吉凶的緣由,聽起來都很有道理,這使得他們感到十分驚異,曉得是遇見高人,連忙把帽子戴正,繫好帽帶,並整理衣襟,端正地坐好,然後才開始發問。後來「正襟危坐」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莊重誠敬的樣子。
洪水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是想像情境,而非現實生活。相較於現場洪水法,想像洪水法能夠處理所有類型的焦慮情境是其優點,對於一些真實的創傷事件(例如墜機、強暴、水災、火災等),使用現場洪水法有其倫理上和實施上的困難與限制。謹慎地使用想像洪水法,能在不引起反效果的情況下重建創傷情境。例如墜機事件的生還者多半可能有多種衰弱症狀,他們可能會常做惡夢、腦海時常出現災難的場景、可能開始不敢搭飛機,嚴重者甚至不敢乘坐交通工具,或是產生痛苦的情緒,像是罪惡感、焦慮、憂鬱等等,在行為治療中,洪水法常用於治療焦慮相關的疾患、恐懼症、過度強迫性行為、創傷後壓力疾患(p...
歸因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納歸因論在教育上的意涵(引自張春興,2001)根據學生自我歸因可預測此後學習動機。學生自我歸因雖未必真實但卻是重要的:從心理輔導的觀點言,培養學生從了解自己、認識別人的過程中,建立其明確的自我觀念。長期消極歸因心態有礙於學生人格成長:心理學家稱積極歸因的學生為「成就型學生」;消極歸因的學生,稱之為避敗型學生。教師的回饋是影響學生歸因的重要因素。 中英文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歸因論英文關鍵字:Attribution Theory 參考資料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頁310-318。台北:東華。蔡育嫺...
廬山真面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廬山三面臨水,煙雲瀰漫,千巖萬壑,氣象萬千,人在山中,難以窺得全面真貌。比喻不易窺知的事物真相或人的真實面貌。語出宋.蘇軾〈題西林壁〉詩。[例]久仰大名,今日得見您的廬山真面目,真是榮幸之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虛假、不真實的。如:「虛幻」、「幻境」、「幻象」。《列子.周穆王》:「有生之氣,有形之狀,盡幻也。」宋.蘇軾〈登州海市〉詩:「心知所見皆幻影,敢以耳目煩神工。」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