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8.61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確實、真實。如:「正確」、「千真萬確」。《宋史.卷三四四.李常傳》:「法無新民,便民者良;論無彼己,可久者確。」《老殘遊記二編》第五回:「途中聽人傳說有這一件事,不知道確不確,請他派人密查一查。」
實作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作評量(Performance Assessment)是以學生實作的表現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果,評量方式在給予學生表現從脈絡中學得、且與實際生活經驗相符的工作。表現形式可多樣,且常常是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並與教學過程密切結合。此評量特性在以真實世界的情境呈現評量問題,能激發學生的實作表現,且學生是真正習得能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另外,實作評量強調與教學活動的密切關聯,評量不僅是針對學生片段知識精熟的給分,還要去記錄學生解決問題的詳細步驟,掌握學生推理運作的發展。優點是能顧及到學生整體發展的表現,評量方式亦活潑化、動態化、多樣...
主題統覺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的任何事物有何感想。註1 目的透過圖畫情境作為主題,讓受測者在編撰故事的同時反映出個人內心中深藏的真實問題。意即將對圖片中故事情節客觀的描述,反射出受測者內心的深層慾望。 優點可以免除因為社會期待而對於受測題目說謊的情況發生,並且進一步了解受測者隱藏的潛意識問題。 缺點(1) 評分缺乏客觀標準(2) 測驗結果不容易解釋(3) 測驗的效度難以建立(4) 測驗形式雖簡單,但原理深奧,操作上有難度。註1 參考書目註1:屏師國教所研究會主編,《教育名詞彙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2五版),頁174-175。
真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真實誠懇。唐.盧群〈淮西席上醉歌〉:「衛霍真誠奉主,貔虎十萬一身。」
全語文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全語文教學1.1 全語文的理論架構1.2 全語文在教學上的應用1.3 中英文關鍵字1.4 參考資料 全語文教學  全語文是一種以兒童本位為基礎的語文教育理念;強調教育者應該尊重兒童的好奇心、創意、意願、生活經驗、以及自學語文的能力;主張語文的學習應該在「自然」「真實」「完整」的語文情境中來進行,以文學作品和現實生活中的文字作為教材,並以「溝通」及「意義」作為語文學習的重點(沈添鉦,1991)。  全語文是結合理論與實務的教育哲學觀,尊重孩子的學習自主權及能力,強調在
Fritz_Perls_完形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他把需要母親肯定的需求轉向得到其他女性肯定,並發展許多伎倆,但不滿足仍舊存在,並阻礙他和女性發展真實的親密)。未表達的情緒會引發身體的病徵,所以完形治療者強調注意身體的經驗。僵局(impasse)或卡住的點(stuck point)指個人自認為無法自我支持,尋求外在支持的狀態。治療者的任務是協助當事人通過僵局而獲得成長。剝洋蔥似的人格:Perls以剝洋蔥來比喻成人人格的探索。當個人希望心理成熟,得要脫去精神官能症的五個層次:虛假(the phony):以刻版印象及不真誠的方式與人互動。恐懼(the phobic):否...
蘇格拉底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蘇格拉底教學法又稱產婆法,這種方法是屬於假說消除的被動法,隨著受問者承認進一步的假說,在消除先前假說的過程中,必然產生矛盾,用這種方法逼使一個人檢視他自己的信念和這種信念的真實性,因而從中得到啟發。將這種方法用於教學時,就成為所謂蘇格拉底的教學法,那就是教師用一連串相關的問題,去激發學生思考,他從不給學生現成的答案,他用反問和反駁的方法,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不斷地修正觀念,接受他的思想影響。此時,教師所扮演的是知識「接生婆」的角色,而不是「填鴨者」。下面一個他和學生問答的有趣的例子:學生:蘇格拉底,請問甚麼是善行?蘇格拉底...
歷史研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原則或結論。2.史學家雖未能證實某事件或直接蒐集之資料,但對此等事件或資料採批判分析,不外在求證其真實性、可信性與準確性。3.史學家獲取之結論,本諸機率原理而發,此作法與自然科學家之研究並不相同。4.史學家之研究雖無法直接控制變項,但此限制也是多數行為研究之特徵,像是社會學、社會心理學與經濟學等非實驗室之研究,亦是如此。 参、史料來源教育之歷史研究,最基本步驟為史料蒐集,若蒐集越多月完備,在報告之撰寫上越能詳盡完整,否則難免掛一漏萬。史料大致可分為兩種類型: 一、主要史料主要史料(primary sources)是指事...
統整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知識的機會。統整課程是課程設計統整課程的特徵有圍繞著重要個人及社會議題與問題所組織而成;學習經驗與真實情境有關;知識是用以訴求真實情境,而非為未來或考試而準備;強調知識的運用,故得將課程經驗融入學生意義基模中。此外,學生參與課程計畫亦是重要特色之一,因為了解學生如何建構用以組織所學之議題亦是重要的。因此課程統整是並非一種課程內容或結果,而只是一種課程設計及手段罷了。統整課程的實行程序統整課程的實行並無固定模式,亦無統一的步驟,茲將主要的程序分述如...
智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佛教用語。指證悟一切現象之真實性的智力。《維摩詰所說經.卷中》:「雖行七覺分,而分別佛之智慧。」也稱為「般若」。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