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9.57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功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功績和利益。[例]凡事不要只著眼於功利的獲取,須放寬眼界展望未來。
玉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君主的印信。用美玉刻成。[例]故宮博物院展出許多古代皇帝的玉璽,令人大開眼界
土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世居當地的人。其文化通常是處於較原始的階段。[例]在當地土人帶領之下,這次少數民族之旅真讓我們開足了眼界
身手不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技術很好。如:「比賽時他身手不凡,因而獲得一面金牌。」
首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居第一位。《聊齋志異.卷一二.苗生》:「首座靳生曰:『絕巘憑臨眼界空。』」《老殘遊記》第一八回:「白公道:『自然補公首座。』」
開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體會前所未有的新經驗或新見識。唐.杜甫〈湖城東遇孟雲卿後歸劉顥宅宿宴飲散因為醉歌〉:「湖城城南一開眼,駐馬偶識雲卿面。」《文明小史》第五三回:「這精養軒就和中國上海的禮查外國飯店差不多,饒鴻生初次開眼,到了精養軒。」也作「開眼界」。
露一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本領顯現一下。如:「我去露一手廚藝,讓這些人開開眼界。」
邯鄲之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邯鄲學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莊子.秋水》有一段戰國時名家公孫龍和魏國公子魏牟的對話。公孫龍認為自己通達事理,博聞善辯。但當他聽到莊子的言論卻覺得困惑,無法理解,於是問魏牟是否是因自己的學識不足?魏牟則以為公孫龍像井底之蛙,見識淺薄,眼界狹小,所以無法通曉莊子言論玄妙之處。就算花工夫去學習,也只能學得皮毛。因此勸公孫龍別再試圖理解,免得到了最後不但不能學得莊子的學問,反而喪失了自己原有的學問,就像戰國時燕國有位年輕人,因為羨慕趙國首都邯鄲人走路的姿態,所以前往學習。結果不但沒學成邯鄲人走路的美姿,連自己原來的步法都忘了,最後只有爬著回去。後來「邯鄲學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
武陵世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點點光亮,於是漁夫走下船,向那個洞口走去。山洞起初非常狹窄,只能容許一人通過。沒多久,他出了洞口,眼界頓時開闊明亮起來,出現了一座村子。村裡的人來來往往,每個人的表情看起來都很快樂的樣子。村裡的人看到漁夫也嚇了一跳,因為漁夫的穿著和他們大不相同。於是,許多人圍攏過來,問漁夫從那裡來,並熱情地邀請漁夫到他們的家中作客。在談話中,漁夫才知道原來他們並不曉得現在已經是晉朝了,他們的祖先在秦朝時為了躲避戰亂遷居來此,以後就再也沒有出去過了。漁夫在桃花源住了幾天,想要回自己的家鄉。村裡的人叮囑他不要告訴別人這裡的事情,漁夫承諾後,依著來時的路出去,並且刻意記住到桃花源的路,然後,他在溪邊找到自己的船,...
蠡測管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固定的人事體系,有志之士不一定能受到重用。更何況自己是「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莛撞鐘」,意思是說自己眼界狹小,見識短淺,能力纖弱,哪有資格表達意見呢?東方朔以反話的方式,抒發自己的不平與無奈。後來「管窺蠡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見識淺陋狹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