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5.81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蹶不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明.李清《三垣筆記.卷中.崇》:「故以君子與小人角,猶勝負半;惟君子與君子角,而以小人乘其敝,則一蹶不振之道也。」
忠言逆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誠懇正直的規勸往往刺耳,而不易被人接受。《孔子家語.卷四.六本》:「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元史.卷一六八.許國傳》:「召國入視,世祖曰:『不聽汝言,果困斯疾。』對曰:『良藥苦口既知之矣,忠言逆耳願留意焉?』世祖大悅。」也作「逆耳忠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何不。清.王士《池北偶談.卷二三.談異四.濮州女子》:「此地不久必大亂,不可留也,曷避之?」《清史稿.卷四七五.洪秀全傳》:「其黨張遂謀曰:『王得軍心,何鬱鬱受人制?中原不易圖,曷入川作玄德,成鼎足之業?』」
藕斷絲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王士等《師友詩傳續錄》:「或論絕句之法,謂絕者截也,須一句一斷,特藕斷絲連耳。」
兄弟鬩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兄弟雖在家爭吵,但一旦遇有外侮,卻能共同抵禦。典出《詩經.小雅.常棣》:「兄弟鬩于牆,外禦其務。」後比喻內部不和睦。清.王士《池北偶談.卷七.誤獻.施允升》:「嘗有羅姓者,兄弟鬩牆,先生要之家,反覆勸譬,聲淚俱下,兄弟遂相抱而哭。」
寥寥無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語拼音︰liáo liáo wú duō釋義︰猶「寥寥無幾」。見「寥寥無幾」條。 01.清.王士《帶經堂詩話.卷四.纂輯類》:「叔用《具茨集》寥寥無多,一鱗片甲,殆高出無咎之上。」
膠柱鼓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元.王《農書.授時篇》:「然按月農時,特取天地南北之中氣,立作標準以示中道,非膠柱鼓瑟之謂。」
漫不經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明.朱國《湧幢小品.卷三.存問》:「近見使者至城外,僅主家周旋,有司漫不經心。」
終南捷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終南山距離唐代京都長安很近,常有朝中顯要入山尋幽訪勝或是燒香拜佛,隱居在此的居士因此頗有入朝為官的機緣,所以終南山一直被當成尋求官職的捷徑。盧藏用就是一個廣為人知的例子。他在舉進士第後,並未得到重用,所以就隱居在終南山,後來果然被召入宮中任職,從此一帆風順,屢獲升遷。當時有位道士司馬承,他生性淡泊,不求仕宦,一直隱居在天臺山中,因德高望重,數次被皇上召進朝廷問道。睿宗時,司馬承又被請入宮中,當他再度要求歸返天臺山時,盧藏用指著終南山說:「您要隱居,那裡就是個好地方,何必捨近求遠呢!」司馬承知道盧藏用的過去,於是回答:「依我看,那裡應該是求官的捷徑吧!」盧藏用聽出他話中的譏刺意味,不由得感...
目瞪口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受驚或受窘以致神情痴呆的樣子。語本唐.皇甫枚《三水小牘.卷下.夏侯黷女靈皇甫枚為禱乃免》。 △「呆若木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